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回复: 2

  “软”罚是害不是爱

发表于 2017-5-2 17:49: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党员论坛
2017-05-02

  “软”罚是害不是爱


  四川绵阳 季 伟


  在从严问责的当下,有的党组织不敢较真碰硬,存在等待观望情绪,在责任追究上力度偏软、流于形式;有的党组织把对违纪当事人的处理等同于问责追究情形;有的单位把行政问责等同于对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力的责任追究……凡此种种,都导致了责任追究力度的弱化,降低了问责的震慑力度。


  究其原因,是一些单位处理违规违纪人员时,碍于“低头不见抬头见”情面,一心想当“老好人”,琢磨着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内部处理代替责任追究,用组织处理规避党规党纪。这样的处罚如同隔靴搔痒,对犯了错误的当事人不仅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还会助长其犯错心理,对他人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严是爱,宽是害。这种“软”处罚的行为,表面上看似是对干部的关爱,实际上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对干部真关爱,就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制止,防止“温水煮青蛙”。需注意的是,防止严要求在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跑偏走样,因为执行上的“软”,也是一种对干部的纵容和伤害。





  基层问题在基层解决


  江苏常州 华 靓


  “村里电灌站运行不正常”“村里的桥破损,长年不修”“通往农田的道路太窄,农机进田不方便”……近日,笔者在村里调研时发现,村民所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本该是基层组织应该及时解决的,但这些问题却迟迟未能妥善处理,一级一级向上推,一天一天往后拖。


  这些“问题”的出现,本身就反映出了一种问题,即有的基层干部没把群众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群众实际问题抓在实处。


  基层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为民解忧,群众会记在心里,如果不作为,也会被群众看得一清二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故事颇有现实针对性。如果人人明哲保身,不敢担当负责,小拖大、大拖炸,解决问题的成本会成倍增加,不仅伤害干部形象,也累及党委政府权威。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基层的问题还是多在基层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 06:25:27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乔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 10:26:57 | 查看全部
谢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