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回复: 1

【人物故事征文】范秀川:不懈创新的机车操作“专家”

发表于 2017-5-2 18:5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范秀川:不懈创新的机车操作“专家”

  “不管你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用心投入,每一件小事的完成都是蓄势待发,只有立足本职岗位,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这是河钢宣钢物流公司机务作业区内燃机车操作专家范秀川的工作座右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机车操作工作岗位上,主动展开课题攻关,多次破解技术难题,并带领工友们在全国和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物流公司机务作业区的机车操作技术领军人物。
  自97年从宣钢技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20年间,范秀川从蒸汽机车司炉工到内燃机车司机,再到内燃机车操作专家,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到现在。据他的工友们介绍,当年的范秀川可谓是意气风发,性格沉稳的他善于钻研业务知识,每一次出乘,他都认真对待。那时候,只要机车一停下来,就见他头戴安全帽,手持手电和检车锤、在狭小的空间里像品鉴工艺品一样,用检车锤一颗螺栓一颗螺栓的敲击查看,用手电一寸一寸的扫描,弓步、马步、下蹲、侧蹲、匍匐等娴熟灵活的动作伴随着标准呼唤用语,让人如同在欣赏一场精彩绝伦的演绎。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内燃机车操作专家,自然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范秀川的机车操作技术来自于他的钻研,面对内燃机车操作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范秀川对每个环节都不放过。无论是在工作中对内燃机车的正常维护、还是突击抢修,或是检查各种器具设备而进行各项操作等工作,他从不懒散懈怠,都必须细心的过问一番。在工作中积极组织班组员工、合理分工、精心操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全力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行,凭着自己对机车操作岗位的热忱,他做到当日的工作当日完成,决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时常对自己说“方案是一个工作的开头,做好开头的准备工作,后面的工作就游刃有余了。”在编写机车大修方案时,他始终坚持把方案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想得非常仔细,在遇到不明确的地方,他都会主动找老师傅请教,虚心学习。
2013年,有着十多年机车操作技术经验的他,提出对机车技术改造建议近十条,均被采纳并运用于工作实际。同时,他自制了活塞环安装箍套,发明机油粗滤器滤芯去放工具,每年节约着大约12万元左右的费用,为物流公司的节能降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机车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危害安全、影响行车的《内燃机车抱轴瓦检查孔盖》进行了改造。在改造中,他采用了有穿销的可开盖式的抱轴瓦盖,替换原来的钢板式普通盖子,使得机车乘务员随时可以打开封盖上的小盖子对毛线提油器状态进行检查。方便了对机车抱轴瓦毛线卷及抱轴油量的及时检查,有效防止了机车抱轴瓦损坏和弹簧卡长期使用后的密封不严和弹簧的断裂等情况的出现,确保了机车的行走部安全运行。
  他常常对身边的同事说:“工作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把在学校时积极向上的姿态带到工作上来,现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慢慢的就会发现一切迷茫和不解都会豁然开朗,在任何岗位都会做出成绩。再就是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记录并向前辈请教。三是“一百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鼓励新员工有好的想法一定要马上行动,鼓励创新,对一些创新想法和发明创造“一定不能等”。
  他就是这样以一种老黄牛的精神日复一日地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总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那过硬的技术,谦和的态度,时时地感染了周围的同事们,逐渐成为带动所有机车乘务员不断努力工作的动力,得到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和支持。
  2016年10月,在河钢宣钢工会的倡导下,以他命名的“范秀川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使他更有了用武之地,工作室共有成员15名,下设工厂站、炼铁新站和中区、东区四个创新小组。如今,他带领着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针对围绕机车检修,运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为提升钢铁企业物流科学化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张立国  杨玉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8:50:56 | 查看全部
欢迎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