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1

排球,可以多些对外交流(体坛观澜)

发表于 2017-5-3 15:30: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排球,可以多些对外交流(体坛观澜)
2017-05-03 程聚新

  通过中、外排球文化互为借鉴,中国排球的发展就将多一种可能,多一个突破瓶颈、更进一步的机会





  四大赛事收获一金一银两铜,最有价值球员、最佳主攻等荣誉加身,留洋近一年,朱婷回家了。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日前上任的中国男排首位外籍主帅洛萨诺,这两人,对于当下的中国排球意味着变数、可能和希望。


  运动员在当打之年走出去,国家队将知名外教引进来,可以看作中国排球走出“舒适区”的表现。


  1950年,六人制排球引入国内;1954年,中国排协成为国际排联正式会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男、女排均为世界劲旅。此后几经起伏,中国男排自1999年后只拿过一次亚洲杯冠军,2008年后两度落选奥运会;而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更像一次以弱胜强的逆袭。


  总体而言,中国排球颇有“世外高人”风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创造了杰出的成就,但大环境相对封闭,也容易陷入抱残守缺的困顿。基础薄弱、市场遇冷已属老生常谈,后备培养、人才流动囿于机制滞缓,在对外交流上,一度只到达老将留洋、引进外援的层面。


  因此,朱婷留洋、中国男排引进外教,让人感受到,中国排球在对传统优势的自觉自信之外,开始以更加包容、理解、关注的心态追随世界排坛的风向。洛萨诺的前东家伊朗男排近年来异军突起,先后夺得亚锦赛、亚运会冠军,在世锦赛、世界男排联赛、奥运会上均进入前六名,就得益于10多年来聘请韩国、塞尔维亚、阿根廷教练,融合了先进的体系、理念和技战术。洛萨诺能给中国男排带来什么?朱婷的路可否复制?这些问题有了答案,中国排球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融会贯通对于当下的中国排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中、外排球文化互为借鉴,中国排球的发展就将多一种可能,多一个突破瓶颈、更进一步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4 13:54:2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乔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