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1

【走近中原大工匠】朱玉伟:电力“爱迪生”

发表于 2017-5-3 16:03: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扎根基层36年,他用创新屡屡突破技术瓶颈,3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带电作业工具空白,获得授权专利26项;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礼,国网公司技能专家,最美国网人……一系列的荣誉,彰显着“中原大工匠”的厚重业绩。他就是首批中原大工匠获得者之一、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朱玉伟。
  “这个装置很好用,操作程序也很简单。朱师傅,你的新发明成功了!”4月23日,更换完绝缘子串,平顶山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周乐超从220千伏湛叶线18号塔下来,兴奋地对在塔下监护作业的朱玉伟说。
  周乐超所说的新发明是朱玉伟新研制的提线装置。原来更换绝缘子串需要把20多公斤的滑轮组提到铁塔上,塔下要有五六个人拉线,工作起来十分费事。朱玉伟从旋转螺丝帽会引起螺丝帽与螺丝钉距离变化找到灵感,发明了带有螺丝杠的提线器。操作人员在塔上只需要旋转螺丝杠把手,一个人就能把导线提升起来。“我的愿望就是多发明一些好用的工具,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让大家工作起来既安全又轻松。”朱玉伟说。正是这种朴素的愿望,让朱玉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新发明。
  输电线路软梯支架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最常用的高空作业工具,多年来一直存在不能自动闭口的安全缺陷。朱玉伟想解决这一问题,但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思路。有一天,朱玉伟从路边自行车的车闸系统找到了灵感,不由自主地蹲下研究了起来。“当时差点被人当成偷车的了。”朱玉伟笑着回忆道。结合工作实际,朱玉伟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优化完善方案,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改进,终于成功研制了输电线路软梯支架自动闭锁装置,填补了国内同类工具的空白。
  “有人说我是大师,也有人叫我电力‘爱迪生’,其实在自己眼里,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这些年只是踏踏实实干好我的工作。”朱玉伟认真地说。他认为,能取得这么多成果,主要还是得益于企业注重职工创新的良好氛围。多年来,平顶山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劳模选树和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坚持举办“劳模在我身边”“弘扬劳模精神,加快班组发展”等主题论坛活动,积极构建劳模传帮带平台,通过劳模与职工结师徒对子、传授技艺,帮助职工学知识、提技能,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员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业务骨干,呈现出“结师徒、练技能、传绝活、出成果”的喜人局面。
  在朱玉伟身上,老一辈工人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这种精神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他像一面旗帜带动更多的员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成功开辟了一条走技术成才的阳光大道,为技术密集型的电力企业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0 11:49:4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