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屹伟,跨工种的技术组长
焊工出身的李屹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干出了成绩,取得了荣誉,而且通过自学轧线机械理论知识和专研实际技能,成为了河钢宣钢钢轧机械作业区年轻的技术组组长。
勤钻研练就真本事。
参加工作后,他被分配带了轧线干起了维修焊工。由于轧线焊工配合钳工检修的时间长,慢慢的他对钳工的工具,备件也接触的多了,渐渐地也爱上了轧线维修钳工。只要一有检修,他把自己的活干完后,总帮助钳工干着干那,由不知道到了解和掌握,成为了检修作业中的半个钳工。一次,轧线检修更换液压油缸,由于手头没有销轴备件,钳工去找。这时点检站的人过来说时间来不及了,看着新液压缸和旧销轴,他对点检人员说道:“我给焊补一下损坏了的销轴,咱两装。”说干就干,没等钳工找新销轴回来,更换液压缸已圆满完成。钳工换来见状高兴的说:“益伟,可以干钳工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的神经。自那以后,他便对钳工工艺上了心。没事总往钳工班组跑,向钳工师傅虚心请教理论与技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来到河钢宣钢检修公司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和他掌握的钳、焊理论与实际,被领导委以重任成为了钢轧机械作业区技术组成员。
干一行就要出成绩
自从当上该作业西区技术组长以后,他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一有时间便深入检修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职工解决检修作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被职工亲切的誉为“跨工种技术组长。”
随着河钢宣钢一、二高线产线新品种钢的不断开发,对成品材的控冷/保温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前不久,他主抓的一、二高线产线斯太尔摩风冷线(风冷辊道)保温罩的改造项目,由于使用频次随着生产形式陡增,原保温罩采用电机传动蜗轮蜗杆的执行机构实现其升降,但保温罩体积较大,而现有执行机构电机功率小、螺杆直径较细的设计能力无法承受保温罩频繁升降,加上执行机构上下固定面积小、受力集中,导致螺杆变形、蜗轮打齿、电机超负荷烧损、固定点撕裂等故障多发、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品种钢的开发和正常生产,也使备件费用高居不下,同时造成维护工作量、维护难度加大。他积极带领检修公司钢轧机械作业区技术人员将现有执行机构全部拆除,以保温罩中轴为支点安装引出力臂,在力臂下安装配重箱,箱内放置剪切后的剔废钢坯头,这样通过杠杆原理可手动轻松升降保温罩,既解决了机械传动的诸多弊端,降低了维护工作量和维护难度,又节省了大量的备件费用,同时为品种钢开发和正常生产提供了设备基础,并且此技改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项目实施后未发生故障,年节约备件费28万元,人工费用约2万元,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称赞。(杨玉清 张玲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