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深聚焦)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谈五四精神与青年学子
2017-05-04 本报记者 赵婀娜
上世纪初,在满目凋敝的旧中国,优秀的热血青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犹如早春平地一声惊雷、一道闪电,照亮历史的天空,也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行的道路。近百年来,曾经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却长存于国人心中,并成为民族复兴之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五四运动98周年之际,记者专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听他讲五四精神之于“大学精神”,以及当代青年该如何诠释理想、责任与使命担当,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五四精神的实质是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想,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
记者:北大之于五四运动有着深刻的渊源。近百年后,我们反观五四运动,您觉得五四精神的内核是什么?五四精神之于当代的意义是什么?
郝平: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英勇地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前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实践做了准备,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先进价值观的精神;是有志青年汲取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和知识,积极投身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是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想,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内核,是北京大学最光荣的传统和最宝贵的财富。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依然是我们今天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要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就需要包括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奉献社会中发展自我,在民族振兴中追求幸福。我们在今天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以天下为己任,担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
大学要立德树人,帮助青年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就要在青年中大力弘扬五四精神
记者:您对于五四精神之于“大学精神”是如何理解的?近百年来,它又是如何激励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砥砺奋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