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西北油田分公司 马立新
我的岳父是一名退休老石油工人,今年已经82岁了,眼睛失明也已经好几年了。到了这个年龄,又是盲人,坐在家里等着人照顾是理所应当的事,但他并不这么想,似乎也没把自己当盲人。除了看不到,不能炒菜之外,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干。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看到他干活慢,有的时候就觉得他碍手碍脚,不让他干,他就变成了老小孩,冲我们发脾气,跟我们吵架,一副不服老的样子。除了干活,他甚至还做出了几个“小发明”,着实让我们这些年过半百,自以为老的“年轻人”汉颜。
一个星期天,家里人聚在一起包饺子,他自告奋勇的要擀饺子皮, 我们干活的人比较多,大家嫌他擀皮擀的慢,就不让他擀了,让他休息,他很不服气,又没有办法,就坐在一边生闷气。吃完饭后,我们有点懒,坐在餐桌边聊会天,没注意他就偷偷地溜到厨房开始洗碗,我们发现的时候赶紧去换他,结果谁劝他他都不走,还向我们保证他一定洗得很干净,结果没多久就听到不锈钢盆落到瓷砖上的清脆响声,我们赶紧冲过去,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安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老人说没关系,盆子质量很好,一点事都没有(幸亏家里大多数的碗盆都换成不锈钢的了,不然可能没多久就得买一批新的了),老人这才不甘心的离开,一边嘟囔着,“完蛋了,什么也干不了了”。可是没一会,他又摸到别的地方开始忙碌起来了,真让我们哭笑不得。
家里的拖布还是那种老的控水式的,在拖把杆上绑上绳子,挂到墙上,晚上洗好拖布挂起来控水,第二天早晨拖地时湿度刚好。从老人失明后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老人看不到墙上的钉子,手也够不到,拖把就挂不上去了。我们要给老人买现在流行的旋转甩干的拖布,老人还不愿意,说以前买的拖布还有好几个,不用浪费了。于是就天天琢磨如何把拖把挂起来的问题。一个星期之后,老人得意地向我介绍他的“小发明”。他在拖把头上绑了一个铁丝环,在离地半米高的墙上钉了一个大钉子,又在对应位置1米高的墙上订钉子,绑上一段铁丝,拖布洗完后,把拖布头挂在钉子上,在上边用铁丝把拖把杆一缠,拖把就固定在离地面半米高的位置,能够正常的控水了。我惊讶老人的聪明,更敬佩老人的坚持不懈。我能想象得到,老人在黑暗中独自设计一个个方案,又不断的推翻,最终想到了这个可行的方案。这项工作很简单,但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实施起来也是很难的,一边比划着合适的位置,一边摸起钉子,再摸起锤子钉钉子,那锤子不知道在手上砸了多少下,才能完成这简单而又庞大的工程。这一件小事又让我看到老一辈石油工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不懈努力的精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一辈的人也许很多事情落后于时代了,不懂电脑,不了解高速发展的信息、自动化技术,但老一辈人的这种勤劳、质朴、自强不息的劳动人们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最大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