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聪明——关于批评教育
孩子嘛,犯个错很正常,每一次试错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啊。可家长却不会换位思考,总是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于是一遇到孩子犯错,就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动用武力……
没错,你的吼叫当时的确能吓住孩子,让孩子安静下来,不知所措。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让孩子很好地认识到错误,而且孩子情绪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另外,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曾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
也就是说,体罚孩子是会降低孩子智商的。

为什么孩子不聪明——关于玩
“玩”这个字眼对于家长来说,一直是敏感词,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只要看到孩子在看书写字,那家长心里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那保准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样的絮叨中。
学习最重要的,是讲究劳逸结合。如果只知道学习,很容易给人“书呆子”的印象,做事容易一根筋,不懂得变通,不会人际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一点东西也不学,那自然不会有出息。
因此,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学”与“玩”之中找到一个平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尽情的去玩耍,做到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给孩子释放压力的机会,只有坏情绪得以释放,新知识才能被接纳啊。

为什么孩子不聪明——关于谦虚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A妈妈:“这就是你们家孩子啊,哎呀,看着就带着股聪明劲儿,将来肯定是上清华北大的苗子。”B妈妈:“聪明啥啊,我家孩子可笨了,可不如你家孩子聪明。”
像这样,父母经常会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说自家孩子的“坏话”,虽然大人之间都心知肚明,可孩子年龄还小,根本不懂得这话背后的含义,他们听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妈妈说我笨。
一次两次的,孩子可能还不会放在心上,若总是听到这样的话,那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并且使孩子朝着这个方向——笨——努力。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辞,尽量说一些带有积极性的语言,用正能量影响孩子。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父母应该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佳行为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变“聪明”做好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