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6 14:00:17
|
查看全部
武术“财源”不及跆拳道
仅从武术角度来看,各大“门派”最传统的运营方式是开“武馆”或“拳馆”,以教徒方式维持运营,但目前这种运营模式正受到外来者的威胁。
“扣除支出,拳馆的利润并不多。”5月3日,徐晓冬名下的必图拳馆一名员工称,“拳馆的支出包括房租、教练费、员工费、水电费等,但收入只有学费一种。”
事实上,徐晓冬一直在推广的综合格斗与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共同点是,这些武术本身并没有完善的评级体系,学员在学习格斗或武术之后也并没有相应的证书,抑或是凭之变现的标准。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综合格斗(MMA)一线拳手一场拳赛的收入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曾有顶级选手一场拳赛获得120万的收入,不过,该收入需要与经纪人,运作团队分成,拳手能拿到多少,仍属未知。赛事主持等参与人员一场能够拿到2000元左右的报酬。
上述人士坦言,由于关注程度有限,目前多数拳赛仍处于烧钱阶段,赛事举办方多数赔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跆拳道、泰拳等往往具有明确的标准。
“跆拳道除了直接开班收费外,还可以收取考级、卖道服和绶带的费用,而且从儿童到成年人都可以练习跆拳道,受众广。”一位拳馆经营者告诉新京报记者,“比如跆拳道考级可能有20元钱成本,但可以收费200元,绶带所用的带十几块钱可以买到,但教练可以收取100元,这样算下来,开办跆拳道训练的盈利要远比综合格斗来得多。”
据了解,跆拳道的考级制度受到认可的一大原因是其已经作为一项运动进入了奥运会,考级之后所得到的证书受认可程度较高,红带、黑带等概念也较早深入人心,而传统武术则在这一点上没有跟上脚步。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中国武术协会为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建立了中国武术段位制,但中国武术流派较多,并非所有“门派”都能适应这一段位制考核方法。
媒体谈"太极格斗之争":没想到那些武林门派都还在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很心碎,那就是太极拳师雷雷被退役散打教练徐晓冬乱拳打翻在地。好事者剪辑的小短片被传得到处都是,想躲着不看都不行。还有人考证了传统武术百年来的兴衰史,宣称很多所谓打败洋鬼子的故事都是编造的,这更是触到了我心里的一个痒处。年轻的时候看霍元甲和陈真,最快意的莫过于看他们打败各路鬼子。如果那些情节都是文学创作,那我的可怜的自豪感就真的碎了一地。
我们这代人在人生的成长阶段,都看了太多的武侠小说,每个人的心里多少都埋藏着武侠梦。我的弟弟辍学之后,曾经想去武当山或者什么地方学武,所幸的是被家人拦了下来。如今回想起来,不禁有点后怕,万一他在什么名山古刹修成了一代宗师,结果却被一个毛头小子干翻了,我这张老脸究竟该往哪搁去?爹啊娘啊,你们当初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
太极拳师被格斗狂人20多秒打出鼻血后宣布休整7天
“都看到了吧!我到现场了!我输了……”4月27日,比赛结束后当晚,太极拳师雷雷发了自己的“最后一条微博”。比赛之后,他决定远离这个社交平台。他也表示,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不会再教授学员,“外伤痊愈要休整7天。”
体总武管中心首次回应太极被KO:两者没有可比性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训练竞赛三部处长周金彪告诉红星新闻,此次“约战”而引发关注的徐晓冬和雷雷,都没有在中国武术协会注册。对于这场太极对阵现代搏击的比赛,他表示并没有可比性。把作为武术套路的太极和竞技类的现代搏击放在一起,不具有普遍性,这也不是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的比赛,没有一个相应的前提。“我们不提倡这种比赛,这是违反竞技规律的比赛。用这样的比赛决高下,偏颇而不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