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8 17:21:55
|
查看全部
四
“做忠诚于党的楷模”,就是要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上做好样子。对党忠诚,是党员的必备条件,当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使用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党忠诚又必须处于德的首位和核心。对党不忠诚的人,没有理想信念的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应当一票否决。应当说,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做得是很好的,主流趋势也是很好的,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是优秀的,这也正是我们党执政地位坚强的根由所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党组织不忠诚。有的对党的信仰淡漠、党性修养滑坡,口中念着共产主义,心中想着菩萨、基督,不坚定理想信念,“不问苍生问鬼神”;有的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钻条款的空子,打组织的“马虎眼”,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的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跟组织捉迷藏、躲猫猫;有的对上对下玩两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等等。二是做人不真实。有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带头违反;有的做事贪图虚名,做人虚情假意,讲话故弄玄虚,吹吹拍拍,阿谀奉承,把庸俗的市侩作风带到党内还自以为是;有的见风使舵、巧言令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俨然“两面人”。三是作风不扎实。有的干工作玩花花哨哨,搞口号秀、盆景秀、形象秀等形式主义成为惯性;有的汇报工作耍心眼子,掺水分、造假数字、报假情况,说瞎话、隐瞒事实真相毫不脸红;有的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喜欢下车伊始、吚哩哇啦的官僚作风并乐此不疲。既影响了事业,也丧失了做人的诚信,更遑论对党忠诚。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做忠诚于党的楷模,首先要忠于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各级领导干部要确保精神上不缺“钙”,就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及时矫正思想失范和信仰滑坡现象;在实施领导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这样方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做忠诚于党的楷模,必须襟怀坦白、对党忠诚老实。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基本概括:“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对党忠诚老实,从本质上讲是党性要求。坚强的党性,源于强烈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这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和拥有“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职务再高、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不要忘了接受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也要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经验表明,经常的定期的参加组织生活,是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意识、纪律意识、监督意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应当认真坚持和发扬。同时,要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如亲笔填写个人财产、子女、婚姻、出国等情况,亲自撰写个人述职述廉报告,纠正让秘书人员和机关干部代笔的“懒汉”做法。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既谈不上对党忠诚老实、党性坚强,也谈不上品行高尚,也不能指望其能真正与党同心同德执好政。
做忠诚于党的楷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我们党是一个拥有近8900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要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并且具有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和源源不竭的创造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自觉服从意识。尤其在手中权力的运行上一定要“有准绳”,亦即守规矩、守纪律,始终保持对规矩的敬畏之心。既要坚持权力不私用,尚廉拒腐,不为个人谋私利,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身杜渐。”又要确保权力不滥用,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始终如一地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权威,严守纪律和规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自己执行纪律合格的模范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样,才能真正称之谓对党绝对忠诚,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民公仆。
做忠诚于党的楷模,必须牢牢坚守人民立场。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人民性。领导干部做忠诚于党的楷模从根本上讲,就是坚守人民立场、忠于人民利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立场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感情问题,坚持“以民为天”“万事民为先”,时刻关注群众的冷暖疾苦,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做到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决策上为了群众。今天,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称赞,同样也必须真心诚意地关心人民群众的这些切身利益。这既是对人民忠诚的体现,也是用忠诚化民怨、解民忧、帮民富的基本领导方法。事实证明,领导干部越是心里装着群众,在群众面前的形象也越高、威信也越好、口碑也越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做好带头人、做好实事、做忠诚于党的楷模,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铸造领导干部的担当、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基本要素和链条。做好带头人,为做好实事、做忠诚于党的楷模提供了有力的牵引作用和重要的生长点。做好实事,又为做好带头人、做忠诚于党的楷模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路径。做忠诚于党的楷模,则为做好带头人、做好实事提供了力量源泉和衡量标准。坚持三者辩证统一,既是党的领导干部担当的生动体现,也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要求。这样做的目的,为了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密切联系,确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牢不可破、稳固如磐,才能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蒸蒸日上,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