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0

一颗敬业的“道钉”——记徐庄矿劳动模范运输科钉道队长孟建峰

发表于 2017-5-9 14:37: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46岁的孟建峰是徐庄煤矿运输科钉道队队长,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面对“苦、脏、累、险”的岗位,他凭着一颗强烈的敬业精神,从工人到班长再到队长,一步一个脚印,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道钉”,默默坚守在万米运输线上。2015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钉道班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钉道标准化达全优、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今年被矿评为劳动模范、公司先进工作者。
安全生产排头兵
  钉道的工作十分辛苦,随着矿井延伸,钉道维护工作日益繁重。钉道、布道、轨道养护,项项有学问;轨道拿弯、道岔定位铺设、车场定位铺设以及因环境、空间制约造成的各种疑难问题,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误,均有可能给机车运输和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大事故。
  近年来,孟建峰带领他的钉道班20名成员对地面运输线和井下主要运输线10000余米的轨道做到按计划、有步骤、分重点地进行了轨型扩能改造,维护保养和清理工作,有效保证了井上、井下运输线的畅通,实现了轨道铺设质的飞跃,经他铺设的轨道和他所管辖范围内的轨道从未出现过因质量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钉道质量把关人
    刻苦钻研是他的工作风范,刚调入轨道班工作后不久,孟建峰便发现,轨道工绝不仅仅是力气活儿,而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种。钉道、布道、轨道养护,项项有学问,样样有规章。轨道拿弯、道岔定位铺设、车场定位铺设以及因环境、空间制约造成的各种疑难问题,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他凭着一股犟劲,天天跟着师傅钉岔、量尺寸,样样活儿抢着干,细心掌握铺设各种轨型工艺和数据,在实践中积累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方法,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逐渐成为了运输科在轨道铺设方面的技术尖子。
    多年的钉道工作使孟建峰养成了“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一句”良好作业习惯。2015年6月初,孟建峰、闫振明等人在-750人行车库出口维护花道,用水平尺一量,发现道口超宽2㎜,2㎜在别人眼里不算什么,但孟建峰不依不饶,立即找来轨距拉杆器调整过来,将道按道岔标宽重新钉过。“2㎜,就是工程质量问题,就可能是人行车在这里频繁掉道。”边钉道,孟建峰边神色严峻的告诫一同作业的工友。在他的带领下,施工后的万米轨道没有出现质量事故。
创新创效带头人
    为应对煤企困难形势的挑战,孟建峰积极响应矿号召,带领班组职工开展“降本增效,修旧利废”活动。
    从小处着手,“过紧日子”。“一个道钉快把钱,闭起眼,稍不注意,丢失浪费,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常常告诫工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都不能浪费。凡是能再次利用能修复的物件,坚决回收上井,重新修复使用。在材料的领用、发放、现场管理和清理回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管控,每项工程所用材料都要经过科学调配耗材、合理利用库存资源,用多少领多少,能重复利用的尽量重复利用,能用旧件的尽量不领新品,严格杜绝浪费,同时做好材料配件发放台帐,做到有据可查,避免出现材料配件的积压。
   动智动脑,创新创效。2015年,他带领班组职工把姚桥矿闲置多年的单轨吊集装箱运来进行改造再利用,现在它们在百米井下穿梭,为采煤队的材料供应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针对更换下来的旧钢轨、旧道岔,进行修复改造让它们重新“上岗”。2016年,他解决了多年来给斜巷钢丝绳上油的“瓶颈”问题,有效减少了钢丝绳的锈蚀,延长了钢丝绳使用期限。两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共修复道岔300余付,轨道钻150余台,地轨200多个……,修旧利废、创新、创效价值二百余万元。

(作者:张运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