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回复: 0

医生在ICU累晕,谁来减压?

发表于 2017-5-9 22:3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郑山海 来源:新京报
  按规定,每个班次医生人数大体应保持在6名左右,但现实人数却是2名,怎么能不累。
  5月5日上午,达州市一家医院的一名ICU医生,在24小时的值班过程中,连续处理了8名新来的危重病人,结果在交班前夕倒在了科室里的护士站,头部撞伤,被同事抢救后住院治疗。
  从此事中,可以体味出医生的辛苦与操劳,但最该受到重视的却是,医生不能总是成为医疗责任的最后那块拼图。现在的医疗行为,说起来是一家医院或者一个科室的集体劳动,可是因为医生是医疗行为最直接的实施者,于是在实际的医疗实施中,医生往往成为各种行为最直接的责任人。这也导致很多医生“压力山大”,体力透支。
  我们看看这位晕倒的ICU医生,24小时值班中,不但要承担23名原有重病人的管理,还参与处理了8名新收重病人的抢救,这是多么大工作量?假如病人比较稳定,那也需要早晚各记录一段病程;又新来了8个病人,则需要把发病过程、主要查体、当前诊断、诊断思路等写清楚,一个病人难以少于1000字,这又是8000字的工作量。除此之外,病人收入ICU还要与病人家属交代病情,签署同意书等。
  正因为ICU工作繁重,因此在原卫生部下发的ICU建设指南中要求,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该保持在0.8:1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有30张床位的ICU至少应配24名医生。照此配置,考虑倒班因素,一般ICU每个班次的医生应该保持在6名左右,但这家医院却只有2名,怎么能不累。
  可是,对于0.8:1这样的人员配置,却很少有ICU能够达到,为什么?因为临床科室哪都缺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地方的人员这么奢侈。而且,即使有人,医院也不会这么用,因为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和资金来源,没有一家医院能够养得起标准配置的医生。
  有要求却无资金,有标准却束之高阁,在医疗工作的很多环节,都可以出现缺失和责任腾挪,但医生治疗患者的事情却不能打折。不管面对多少病人,所有事关医疗质量的具体要求,总会落在当事医生的身上。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似乎总是承担责任的最后一块拼图,除了咬牙坚持,貌似也没有其他方法化解。
  ICU医生累晕在交班前夕,折射的是在当下医疗工作的执行流程中,医生无力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这样的问题,为累倒的医生点赞固然值得,然而,如何为医生减压,却是更值得思考的话题。(郑山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