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农村山寨食品泛滥 亟待加强监管

发表于 2017-5-9 22:3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农村山寨食品泛滥 亟待加强监管(社会观察)
2017-05-09

  近年来,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曝光,尤其是包围校园的“五毛食品”,破损溢油的小包辣条、“傍名牌”的山寨食品、过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进农村小卖部,安全隐患令人担忧。这些“五毛食品”,很多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上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生产批号以及可食用日期。而且为了增加口味,这些零食被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长期食用这些食品,危害很大。


  当前,农村成山寨食品集中地,重要原因在于,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加上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通常会选择便宜的商品。购买时没有意识检查商标、厂家等信息,甚至保质期都不看,这在客观上给假冒伪劣商品以可乘之机。同时,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相对较大,一些山寨食品纷纷“上山下乡”,把农村当作倾销地,这已成亟待关注的问题。


  整治农村山寨食品刻不容缓。山寨食品不仅涉及商标侵权,更严重的是大多数山寨食品存在使用国家禁止添加或添加量超出正常范围的物质、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山寨食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绝不能让农村市场沦为山寨食品泛滥的法外之地。


  第一,应加强基层食品监管执法队伍建设,以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中小学及周边地区等为重点场所,集中整治食品经营者的违法经营行为,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第二,完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检查行动,对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劣质零食坚决没收、销毁,形成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


  第三,加强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农民教育孩子抵制消费山寨食品,形成不购买、不食用伪劣食品的社会环境,对生产和销售山寨食品的行为及时举报。


  山东青岛市  潘  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