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江汉油田 连金迪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女儿一大早起来就闹着要放风筝,于是,带着前几日在街上买的“美人鱼”风筝和女儿兴冲冲地来到文体广场上,广场上空已飘舞着各式的风筝,它们任凭白云和风的追逐,在天空中逍遥自在。广场到处散发着花草的香味,犹如泼洒了的水彩画布,五彩缤纷引人驻足。
我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味道,一种难以描述却又时刻铭记于心的味道,也是春天里独有的味道。小时候没钱买风筝,哥哥每到春天的时候就用报纸做风筝,记得那种简陋的风筝拖着两个长长的尾巴,大大的方方的风筝头,系着从妈妈针线盒里偷拿的线,哥哥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逐着、笑着、闹着,欢乐的童年,满是青草香甜的味道。现在的风筝,样式精美,模样轻盈,还配着一轱辘坚韧的白线,很容易放飞。我顺着风高高地扬起风筝,一路小跑着,风筝从我手中挣脱开迎风飘扬,我慢慢放着手中的线,女儿看着越飞越高的风筝高兴地拍着小手,一种自豪感撞击着我的心房,我想,高高飞舞的风筝,像极了我们石油工人的一生,为了石油,四海为家,不管飞的多高,走的多远,故乡这根线,总是让我们这些漂泊的游子们回到她的身边。
十七岁那年,我离家参加八面河早期会战,记得临行的夜晚,母亲赶到旅社为我缝新衣服上的扣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个画面在异乡多少个寒冷的夜晚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每当听着抽油机孤独的磕碰声划过清冷的黑夜;每当行走在盐碱滩的小路上看不到一丝丝盎然的春意,每当飞舞的风沙迷蒙了我们思乡的泪眼,故乡这根线总是撕扯着我们的心房——那是对头发花白的双亲的惦念,是对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的牵挂,在轮回的四季里,是对故乡铭刻于心的挚爱。今天,我回到故乡的怀抱,在感受幸福和安宁的同时,更加相信,在经历了山高水长的征途后,我们最终将会义无反顾地归来,就像手中的风筝一样怀揣着执著和倔强。
“收线啦!”风筝缓缓地降落,带着一点点被树枝牵绊的伤痕,也许还带着一丝丝骄傲,最终稳稳落在我的手上,就如我们石油人,无论曾经历了几度的伤痛亦或隐忍,但长路迢迢,终会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