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加快广州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房源供应速度,广州鼓励多渠道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国有企业可以出建设用地参与保障房建设。广州市规定,建成的保障房属于廉租住房的,由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收购后用于安置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属于经济适用住房的,除部分优先解决该企业符合保障条件的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外,其余房屋由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统筹向全市符合条件的申购家庭出售。(人民日报3月31日)
笔者以为,广州的这一作法是应对高房价的有效手段,将在应对高房价中探索一条新路,并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实,笔者早在两年前就曾在新华网撰文指出,中国房价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供应渠道单一,1998年,国务院停止实行了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这直接导致大量住房需求突然涌向市场,同时,由于许多企业、单位集资建房也逐渐受到了限制,集资建房的越来越少,大量的住房需求全部涌向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火上加火,事实上形成了开发商某种程度的垄断。
因此,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的关键是打破垄断,形成多个住房供应渠道。前些年,民间合作建房呼声甚高,但对于这项合乎民意的事,许多地方政府却设置层层障碍。在一些地方,政府还发文明令禁止合作建房,因为这样将失去他们寻租的空间,也减少了政府的税收。
国有企业也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集资建房,但随着房改的推进,集资建房也被禁止,一些企业明明有大块的闲置土地,本来可以盖一些房子解决职工的住房困难,但政府不让建设,各个部门不批准,土地空着得不到利用,反而要跑到市里去另外占用土地建房子,一方面是浪费了闲置的资源,一方面又浪费了宝贵的耕地。
笔者认为,政府控制房价不能只通过提高金融、土地、税收政策门槛,那只会增加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购房者。解决高房价的根本方法是,政府应允许并鼓励单位集资、合作盖房,重新建立起多渠道的住房获取渠道。因此讲,广州市允许国企建房试点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希望这一政策能够在全国推广,这将利于打破开发商垄断,有效应对房价高企,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希望能够引起高层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