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不孤独的守望者(军旗飘扬)
2017-05-10 蔡海光
广东省大埔县的三河坝,是我的家乡。1927年10月在这里打响了一场载入史册的三河坝战役。这场战役,让“三河坝”三个字蜚声中外,名扬天下,成为绕不开的红色经典。
一
三河坝在大埔县境内,处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三河之水,由此汇入韩江,三水汇合,蔚为壮观。壮观的三河在我童年时代就印上了烙印,而壮怀激烈的三河坝战役故事在我的小学时代就听一个叫廖源华的人讲过无数次。在我的形象记忆中,个子不高还略显单薄的他,声音略尖却富有穿透力的他,站在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的台阶前,激情澎湃地讲述那段他倒背如流的历史场景……
“我叫廖源华,是三河坝战役烈士陵园管理所的,现在我为大家讲讲三河坝战役的经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3日,朱德率领军队南下来到大埔县,9月20日从三河坝兵分两路,主力部队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沿韩江进军潮州、汕头,而朱德率领四千人留守三河坝,截击敌军,掩护南下主力……与此同时,蒋介石嫡系钱大钧,率三个师两万多人,追击起义军,到三河坝强行东渡。10月1日,三河坝战役打响,起义军凭借笔枝山尾的山高地势,痛击敌军,而敌军仗着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以各种重炮轰击笔枝山尾我起义军阵地,起义军顽强阻击,与敌军激战三天三夜,战况惨烈。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为保存革命火种,朱德率军撤出三河坝。后来几经曲折,起义军到达江西砻市,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军胜利会合,共同举起中国革命的大旗……”
二
时至今日,我都能记住廖源华讲解时特有的手势、特有的嗓门,抑扬顿挫,很生动也很有感染力。我认识他、熟悉他,是因为我父亲1979年从南海舰队复员转业后回到家乡三河坝工作,父母都在镇里上班,镇政府就在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的山脚下。我在三河坝中心小学开始我的小学学习生活,每年的清明节老师都会带我们去瞻仰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我第一次聆听廖源华先生的讲解就从那时开始,知道他也在镇上上班,我和镇里的小孩都叫他“源华叔”。
随着自己的长大,我知道源华叔是个很有学问的人,知道很多革命故事,所以一有空,我和镇里的几个小玩伴相约去他在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下面的小房子里缠着他要他讲故事。他再忙也会乐呵呵地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三河坝战役的故事,就像看不腻今天电视里不断重播的《西游记》,虽然故事听过很多很多遍,却总听不够,这大概是我童年精神生活中最好的一个福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