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产液压件设计精密,制作工艺精良。日本机械设备生产厂家从来不提供液压方面的维修配件,而国内生产的工艺又达不到设计要求,即使寻找到可勉强替代的配件,装配后故障频,只有更换日方提供的总成件才能正常作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机修行业的“禁区”,也造就了外商动不动就要求“换总成”、“一口价”、“期货”等牛气十足的“霸王条约”。国内使用日产机械的单位和机修同行为此“憋”了一肚子委屈说不出口,还要“打掉牙往肚里咽”,大把大把的钞票源源不断流向日商的腰包。安徽电建一公司机修钳工技师叶小海偏不认这个“邪”,自我加压,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攻克难题。
电建工人击碎外商“霸王条约”
夏忠
4月10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在大修由日本生产的KH180吊车中,发现因为右侧行走油马达输出轴严重磨损,造成两只推力轴承被打碎,制动器片也弯曲成“大麻花”,按照机械维修行业惯例,需要更换新的总成件,这种型号油马达总成日本厂家报价为14.5万元,无现货,需三个月后才能供货,而该公司承建的淮南顾桥电厂工程急等这台吊车进场,如果三个月后才能修复,将意味着要支付几十万元的租赁费来外租吊车替代它。
面对这种情况,叶小海迅速查找资料,计算出流量等专业数据后,决定先不订购总成。日方来电催促订货,他把准备自己修复的想法婉转地提出,日方主管一阵哈哈大笑,说句“天方夜潭”,便“砰”地一声扣上电话,叶小海顿时脸憋得通红,象这样的电话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近年来他潜心研究“进口液压件的修复”,还别说,还真的解决了不少“小病小灾”的液压故障,但象这次需要动刀子的“大手术”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对该修理厂,乃至省内外 多家修理厂的同行来说,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动作!
那根断裂的轴承销轴只有火柴棒那么大,焊接无法保证其垂直精度,会造成内泄;重新加工需要四、五道工序,工艺复杂不说,其精度同样无法保证,最要命的是折腾来折腾去,时间陪不起啊!等待总成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万一修不好,再去订货,丢人不说,时间不又给耽误了几天吗?!大伙都在为他的决定捏把汗!
叶小海的修理方案的最关键一步,先要把磨损件重新加工出来。既没现成的加工图纸,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怎么办?!他就自己动手边测量边画图,象蚂蚁啃骨头那样,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终于把图纸“啃”好!按照他的图纸加工件很快就完工了。
13日下午他采取铆接的方法,来对接断成两截的“火柴棒”。先用绣花针大小的钻头,钻孔定位,又用稍微大一点的钻头加工成连接销孔,再把“火柴棒”铆接上。看花容易绣花难,他经过两个多小时屏住呼吸的手工操作,以厚厚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为代价,换取了修复后的行走油马达在试验台上同样运转非常平稳。此时几十双噙满热泪的眼睛凝在一起,几十双粗壮而又灵巧的大手叠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