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02|回复: 7

【正方】劳模也是一枚铁做的“螺丝钉”

发表于 2017-5-11 15:07: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模的称号无尚光荣,劳动一辈子能获得个劳模称号的人毕竟寥寥可数,理论上更应该如明星一般“潇洒走一回”。但面对聚光灯下的荣耀,部分劳模不愿当“明星”,更想过平淡的日子。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中间既有“天不时地不利”的大环境原因,也有因人而异的小不“和”因素影响。要从人性和客观存在方面去体察问题,不能过分地苛责劳模群体,毕竟劳模也是肉做的人,也是一枚铁铸的普通“螺丝钉”, 他不是纯钢打造的“金刚不坏”之身。
    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让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变得更加带有功利性,总是拿着有色眼镜,用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看待一切。认为“什么就一定该成为什么样子,该遵守什么秩序,该起什么作用。”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偏见,说深了亦或是当前社会环境造就的一种“傲慢”。 当一顶镶满针刺的光环带到你头上的时候,你是戴着光环欢呼呢,还是摘掉光环去清理针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对待方法,那么对于劳模荣誉,难道就不能有“沉默”的第二种选择。
    劳模是一种荣誉,但当了劳模,社会不一定要强加给他们承担什么责任或者义务。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拒绝做什么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权利,社会无形中把他们同大众隔裂开来,这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劳模群体的伤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专门下发过《关于保护劳动模范身体健康的几项规定》的文件,其中有特别的规定:要严格控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加班加点。需要加班加点的,必须取得本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的批准和工会的同意。对因工负伤或因病经医生证明需要休息的,要坚决让他们休息,不要过多地宣扬他们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很人性化的规定,虽然带有特定年代的烙印,但对劳模先进人物的保护来说,至今都是不过时的。我们的各行各业每到五·一表彰的时候,总是要发表一份“激情洋溢”的大话,号召劳模先进要带好头、树好标杆、发挥好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虽说是表彰,其实这个时候已经给劳模先进们套上了枷锁,规范了他们该干的事情,以及该如何做好事情的方向,这无形中已经把大众期待强加给了劳模这个群体,束了身体,缚了思想,毁了人才。
    其实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理性的高度,设身处地、而又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地看待“劳模不想当站在聚光灯下当‘明星’”的这个问题。就拿我们公司来说,每年评选一次劳模,老劳模虽然没有再当选的可能,但他们都也是不愿意再去顶着劳模的光环干工作,一句话:太累了!工作中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各方面还要“违心地”做表率,没有自己一点自由想法,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从基层生产一线员工中选拔劳模,上报劳模事迹材料,那材料好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都是什么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之类的话语。针对每一份事迹材料内容,我还专门一对一地采访过他们。他们都是一肚子的委屈,也是一肚子的抱怨:领导安排怎么写就怎么写,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你想当劳模,就得像个劳模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劳模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难道都塑个模型,站到里面合适了就是“劳模”。其实对于劳模先进,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了该干的事情,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主观上比别人多用了一点时间和工夫干事情,大伙都佩服他的能力和为人就足矣。他们想当劳模,但是桎梏太多,既使当上了劳模,也要按照所谓的劳模标准去干自己不愿意的工作,很多人心里都是极大的不情愿。他们还把诗句改成了顺口溜:劳模好,风光又实惠,日出劳作汗水浸,日落披星又戴月,能不浑身痛。痛也不须叫,只把心来闹,待到一年换班时,我在岗上笑。
    劳模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也是铁铸的普通“螺丝钉”。钉墙上顺顺畅畅,钉在石头上可能折弯或者断掉,所有只有把每一个螺丝钉用到该用的地方,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善待劳模,莫苛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7 16:46:02 | 查看全部
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4 10:32:36 | 查看全部
已做修改,请您再完善

【正方】莫苛责,劳模不是铁打的
劳模的称号无尚光荣,工作一辈子能获得劳模称号的人寥寥可数。理论上劳模面对聚光灯,更应该如明星一般“潇洒走一回”,但事实却是有的劳模不愿当“明星”,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发生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着对劳模求全责备,而是要以我心度他心,用人性化的眼光,客观地看待这个现象。毕竟劳模也是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不是金刚不坏之躯。
    出于惯性思维,有的人潜意识里习惯把劳模框定在一个模型里,认为劳模就应当无私奉献,事事领先,工作拼命。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偏见,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劳模都是一种伤害。当了劳模肯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义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拒绝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权利。上世纪80年代,中央专门下发过《关于保护劳动模范身体健康的几项规定》的文件,其中有特别的规定:要严格控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加班加点。需要加班加点的,必须取得本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的批准和工会的同意。对因工负伤或因病经医生证明需要休息的,要坚决让他们休息,不要过多地宣扬他们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这项很人性化的规定,虽然带有特定年代的烙印,但对劳模先进的保护来说,至今都是不过时的。
尽管国家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规定,但我发现,现在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仍然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创造利润,甚至带病工作、不顾小家顾大家等等。这无形中就已经给劳模先进们套上了枷锁,把大众期待强加给了劳模先进,约束了他们的行为。就拿我们公司来说,从基层生产一线员工中选拔的劳模,上报劳模事迹材料千人一面,都是什么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之类的话语。为此,我还专门一对一地采访过他们,可他们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一肚子的抱怨:领导安排怎么写就怎么写,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当劳模,就得像个劳模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劳模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难道都塑个模型,站到里面合适了就是“劳模”?这样的导向岂不是让劳模带着“镣铐”跳舞?
这种宣传方式和大家“挑剔”的眼光,确实给部分劳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们公司就有很多劳模、先进不愿意顶着光环干工作,一句话:太累了!工作中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要“违心地”做表率,没有自己一点自由想法,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员工们私下里还把诗句改成了顺口溜:劳模好,风光又实惠,日出劳作汗水浸,日落披星又戴月,能不浑身痛。痛也不须叫,只把心来闹,待到一年换班时,我在岗上笑。员工对劳模的看法从中可见一斑,如此下去,争当劳模又怎能在员工中蔚然成风。
  我的观点很简单:善待劳模,莫苛责。劳模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他们也是一枚普通的“螺丝钉”,钉墙上顺顺畅畅,钉在石头上就可能折弯或者断掉。所以,要给劳模休养生息的空间,没有必要“鞭打快牛”,不然结果就是被“打跑”,或者被累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9 22:27:53 | 查看全部
连老师苦心修改的好,老师在完善下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8:16:13 | 查看全部
感谢连老师的辛勤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8:16:32 | 查看全部
谢谢卫平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8:17:05 | 查看全部

Re:【正方】莫苛责,劳模不是铁打的

【正方】莫苛责,劳模不是铁打的

劳动模范的称号无尚光荣,工作一辈子能获得劳模称号的人寥寥可数。理论上劳模面对聚光灯,更应该如明星一般“潇洒走一回”,但事实却是有的劳模不愿当“明星”,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发生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着对劳模求全责备,而是要以我心度他心,用人性化的眼光,客观地看待这个现象。毕竟劳模也是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不是金刚不坏之躯,更不是六根无念之神。
     其实很多时候出于惯性思维,人们潜意识里习惯把劳模框定在一个模型里,认为劳模就应当无私奉献,事事领先,工作拼命,优秀的毫无瑕疵。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偏见,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劳模都是一种伤害,亦或说是一种不当的异化。当了劳模肯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义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拒绝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权利。如果用权利和义务的光环束缚了素有天性的人身自由,其实不戴比戴上光环更让人舒服。上世纪80年代,中央专门下发过《关于保护劳动模范身体健康的几项规定》的文件,其中有特别的规定:要严格控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加班加点。需要加班加点的,必须取得本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的批准和工会的同意。对因工负伤或因病经医生证明需要休息的,要坚决让他们休息,不要过多地宣扬他们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这项很人性化的规定,虽然带有特定年代的烙印,但对劳模先进的保护来说,至今都是不过时的,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尽管国家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规定,但我发现,现在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仍然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创造利润,甚至带病工作、不顾小家顾大家等等。这无形中就已经给劳模先进们套上了枷锁,把大众期待强加给了劳模先进,约束了他们的行为。就拿我们公司来说,从基层生产一线员工中选拔的劳模,上报劳模事迹材料千人一面,都是什么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之类的话语。为此,我还专门一对一地采访过他们,可他们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一肚子的抱怨:领导安排怎么写就怎么写,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当劳模,就得像个劳模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劳模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难道都塑个模型,站到里面合适了就是“劳模”?这样的导向岂不是让劳模带着“镣铐”跳舞?
    长久以来,这种所谓“高大上”的宣传方式和大家以“我”为中心的“挑剔”的眼光,确实给部分劳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们公司就有很多劳模、先进不愿意顶着光环干工作,一句话:太累了!工作中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要“违心地”做表率,没有自己一点自由想法,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员工们私下里还把诗句改成了顺口溜:劳模好,风光又实惠,日出劳作汗水浸,日落披星又戴月,能不浑身痛。痛也不须叫,只把心来闹,待到一年换班时,我在岗上笑。员工对劳模的看法从中可见一斑,如此下去,争当劳模又怎能在员工中蔚然成风。
  我的观点很简单:善待劳模,莫苛责。劳模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他们也是一枚普通的“螺丝钉”,钉墙上顺顺畅畅,钉在石头上就可能折弯或者断掉。所以,要给劳模休养生息的空间,没有必要“鞭打快牛”,不然结果就是被“打跑”,或者被累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8:17:57 | 查看全部
连老师修改的很好了,我稍微完善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