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人生读书少年始(金台论道)
2017-05-11 鲍 芃
少年儿童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与中坚,也是全民阅读的希望和未来。长期以来,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单位通过科学选题、审慎编辑,使得内容简明易读,读者定位准确,从而成为了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参与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根据开卷报告,2016年1月—11月,少儿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达23.1%,册数比重约占整个市场的30%。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平均期印数超过百万册的前10位期刊,《小学生时代》等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几近半数。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刷新着少年儿童的阅读疆界。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发布的《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经历,远高于我国网民总体触网率,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零零后”“一零后”不再像长辈那样“敬惜字纸”,甚至可能在学会识字以前就已接触到网络游戏、动漫,面临的阅读内容资源呈现几何性增长,相较于传统读物,无论规模广度、到达速度、分发精度、用户黏性等均呈现出非对称性优势。根据阅文集团统计,2016年全国新增网文作品50万部以上,这一数字直逼2015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
毋庸讳言,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应试取向的阅读远远跟不上少年儿童日渐开阔的眼界和日益活跃的思维。阅读内容把关者、推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还不能适应少年儿童的阅读要求。如何变缺席为在场,引导阅读取向,培育阅读习惯,服务阅读需求,分享阅读快乐,使少年儿童均衡阅读、科学阅读、优化阅读,在他们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