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它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它却照耀着一个人的一生,那就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铁路职工:平凡的伟大 伟大的平凡
滕福生
4月12日,我意外地在徐州北站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办公室里见到了黄希安。跟十几年前的小黄相比,如今的他越发显得老成持重。“推标办”主任王兆山介绍说:“小黄现在是我们办公室的成员,班组标准化作业细则的修订者。”说到岗位的变动和劳动价值,黄希安一笑:“岗位无贵贱,贡献有大小,至于能创造多少价值,在于每个人对本职工作的认识程度,要说奉献么,我觉得实际行动最能说明一切。”我很为这句朴实无华的大实话感动。
黄希安1994年从柳州铁路运校毕业后,分配到徐州北站。本想在调车场上大干一场的他,却被分配到车号员岗位实习。每天面对着无休止的阿拉伯数字和那一尺多长的键盘,小黄十分沮丧。一次在编制出发编组单时,他把两个易混的站名敲错,幸被车号长在复检时发现,避免了一次票车分离事故。这对时刻感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震动很大。从此,他明白了什么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认识到不正确的“付出”将会给国家带来的重大损失。
为了当一个合格的车号员,他自创了“看、背、记、练”四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了车号业务。未到实习期满,他已成为全站30名新职工中唯一提前定职的车号员。一次,车站领导在抽查考核中惊讶的发现:新职工小黄一个月下来竟比老职工多核对了50多列到达列车。在车站“千列万辆无差错”的劳动竞赛活动中,工作不到两年的他就比别人多核对了1000多列到达列车,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十年磨剑终有果。黄希安凭着自己好强的个性和韧性,先后多次夺取了车站、路局车务系统练功能手称号,被职工称为“练功状元”。同时,他还连续荣获车站、分局、路局优秀团员、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由于过硬的业务和突出的表现,2003年,29岁的黄希安被破格提拔为值班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同年,他又获得路局练功第一名,被评为路局技术标兵,铁道部技术能手;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改革创新能手。
笔者评说
纵观历史,几乎没有哪一位能工巧匠不是从平凡的劳动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劳动”的本身,就是为了激发人们潜在的本能。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难以生存。正因为如此,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才会在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就是对劳动者的最大褒奖。
不变是精神,传承是永恒。我们了解了一个劳动者的艰辛,一个劳动者的伟大,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从一个普通职工身上,从千千万万个劳模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美。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效益压力,作为企业一员,我们唯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精心干好本职工作。愿我们都成为一个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动者,用我们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