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政治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必须弘扬强党性这一传统,久久为功夯基础。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也是培育良好政治文化的肥沃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等现象,具有普遍性、针对性、指向性。有的单位开展组织生活不经常、不及时,没有把相关要求落实到位;有的单位民主生活会缺少实质性内容,辣味不足,放空炮、放礼炮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手电筒照别人多、照自己少,参加组织生活会不积极不主动,等等。若不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党员干部就会把走过场当成常态、习以为常,不仅不会在思想和作风建设上取得进步,已有成果也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应着眼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拿出实措施、硬办法,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监督指导,深化推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地见效,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多用常用、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扫除头脑中的灰尘,清理思想上的垃圾,找准灵魂深处的“病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政治体检”、打好“政治疫苗”,用严格的党性锻炼,增进党性修养,夯实党性根基,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血液、注入灵魂,补钙壮骨、不忘初心,切实把信仰信念“化”坚、思想境界“化”高、道德品质“化”纯,弘扬好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力争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