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1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63期-Number :1762--------防止大臣子弟进

发表于 2017-5-13 00:49: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63期-Number :1762--------防止大臣子弟进

Number : 1762
Title :防止大臣子弟进
Author :辛智
Issue : 总第 63期
Provenance :北京晚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唐玄宗天宝二年的科举考试,是由吏部侍郎宋遥、苗晋卿主持的。他们接受大臣请托,“取舍偷滥,使许多不学无术的大臣子弟得以  进。有个叫张  的,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大字不识几个,却被“特升甲科”。此事经人揭发,引起玄宗重视,乃亲临花萼楼,对新科进士加以复试。结果证明,靠真才实学考中的“十无一二”。那位花花公子张  ,更是“手持试卷,竟曰不下一字”,交了白卷。玄宗大怒,下诏说:“有大臣平日不能训子,竟靠请托,使子弟  进,惹得天下士人讥笑。”就把主考官和请托大臣,都进行了惩处。
  自此以后,唐朝许多皇帝都对新科进士中的大臣子弟,加以复试。穆宗长庆元年,新科进士中有大臣子弟十四人,穆宗就亲自出题复试;结果,四人及格,十人落第。主考官钱徽和请托大臣李宗闵等人,也都受到了严厉处分。为了防止达官贵人的子弟请托  进,到了宋朝开宝年间,朝廷下令:“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礼部具自复试。”不仅使这种复试制度化,而且把范围扩大到官吏的推荐,不仅限于大臣子弟了。
  封建社会,大臣子弟得官入仕,渠道很多。但自实行科举以后,逐渐发展为“非进士一科,不能跻于贵显”。这是由于统治者为长治久安计,不能不设法通过一定方式,把下层平民中的才智之士,吸收到统治机构中来,而设法把官宦子弟中的无能之辈,排除在权力机构之外。
  科举制度不一定能选拔出真正人材,但那种只看门第出身,不重本人德才,便封官晋级的做法,虽属封建社会痼疾,也为许多封建统治者所不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23:07: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