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0|回复: 1

[983期投稿[投稿]] 跟帖983期 黄兴平:创新劳动赢价值

发表于 2010-4-14 23:00: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兴平:创新劳动赢价值
陈海浪
    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斌郎煤矿机电维修班班长黄兴平,利用1个多月时间,经过数次反复试验,攻破了架空人车安全载人项目,每年为矿节约电费、材料、人工成本约30万元。 
    4月13日,笔者来到井下现场,他正专心致志地在安装综采设备。他中等个儿,长得挺俊,话语不多。“作为煤矿工人,作为一名机电人员,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证安装、检修质量,提高设备稳定性、安全性,节约生产成本,为企业安全发展作出努力”黄兴平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

    前几年,矿井架空人车由于厂家设计缺陷,人车电机“轴心”易断,时而引发“飞车”安全事故,轻则至残,重则丧命。为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达竹公司立即组织全局机电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血的惨痛教训深深刺激着黄兴平的神经,他决定攻下这个难题。随后他翻阅大量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潜心研究,他发现造成“飞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护装置不齐全。就此,他精心设计并一手制作了架空人车综合保护装置,实行自动感应控制,然后通过无数次载人实验。一边试验,他一边记录相关技术数据,在经过数次的试验和优化技术参数后。终于,黄兴平惊喜的发现,改造后再没有发生类似事故,并一次性通过了集团公司验收和认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这一创新成果在斌郎煤矿运用成功后,达竹公司又将这一技术成果在所属六对生产矿井推广使用,都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
    今年,他又致力于钻研全国首台MG/130型极薄煤层电牵引爬底板采煤机开采技术的应用,目前该机组已在采高仅0.8米的N2211工作面试运成功,为0.5—0.8米的极薄煤层开采技术应用与推广积累了经验。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微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技术、自动化空子技术,并应用于安全生产,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了自动打水装置、信号控制装置、井下架线绞车整流柜过流保护装置等,提出各类小改小革、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价值上百万元。
    在煤矿机电战线已经摸爬了20年的黄兴平始终认为:搞技术,只有一丝不苟,顽强战斗,在劳动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我们的劳动才会更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3:29: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