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0

环保压力该传导到哪一层(生态论苑)

发表于 2017-5-13 20:53: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环保压力该传导到哪一层(生态论苑)
孙秀艳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13日   09 版)

  ■面对环保问题,市长急了县长不急,县长急了镇长不急,这种情况导致产业政策到下面失灵,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依旧生产;对违法违规见怪不怪,没有审批手续、违法超排企业的日子照过不误。这种情况不改变,行吗?

  由环保部组织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进行月余,第一轮次已经结束。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安排,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2017年3月底前完成“散乱污”企业排查,并确定“散乱污”清理企业名单。
  然而,数据报到环保部,“散乱污”居然有5.6万多家,这让环保部有关同志也大吃一惊。所谓“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数据报送与强化督查同步,暴露出地方的很多问题。有的地方虚报数字,督查到现场一看,企业根本不存在;也有地方排查“散乱污”企业不彻底。比如沧州市督查组针对企业聚集村进行督查,抽查了其中5家企业,均属于“散乱污”企业,村里类似加工企业有200多家,都未收入“散乱污”企业名单。或虚报想邀功,或瞒报想给自己减压,地方的心态着实耐人寻味。
  无论是散、乱,还是污,这些企业都有违法违规之处,这样的企业长期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监管的缺位;“散乱污”大多集中于乡村,也折射出环保压力逐层衰减的问题依然存在。
  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是党和政府的承诺,也是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要求。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中央有要求和嘱托,百姓有期待,地方政府环保重任在肩,能否感受压力,履行职责,考验执政理念,也考验其执行力。
  最近几年,为让环保压力有效传导,中央想了不少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先后出台,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出击,就是希望把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折不扣地传达到位贯彻到底。然而,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依旧有地方环保压力层层递减,甚至中断在“最后一公里”。面对环保问题,市长急了县长不急,县长急了镇长不急,这种情况导致产业政策到下面失灵,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依旧生产;对违法违规见怪不怪,没有审批手续、违法超排企业的日子照过不误。这种情况不改变,行吗?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业,环境质量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事业单位到普通公民,大家都得把责任扛在肩上。监管的高压,得让违法企业感受到,问责的压力,得让各级干部感受到。只有各方参与,扎实行动,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打赢治污攻坚战。
SourcePh"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