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一个课题)
恰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在京召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中国铁路如何走出去,无疑是整个“一带一路”布局中最有力的一着,但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同时,步伐如何走得更远,如何走得更坚实,如何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是摆在中国铁路面前一大课题。
近读一则新闻题为: “中车集团:正研发时速400公里可变轨动车组 方便跨境联运”的文章,大意是介绍中车集团继续驱动技术革命,推进互联互通,不仅要为“一带一路”建设量身定做各类轨道交通装备的能力,还要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适应国际联运和互联互通。研发以时速400公里可变轨动车组为代表的可变轨机车车辆,方便跨境联运,降低换轨成本。不禁为中车集团的开发思路叫好。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地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不同,世界各国铁路发展是参差不齐的,形成了包括轨矩差异在内的各种的不同模式。中国铁路要挺进世界各个地区,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基本状况,根据不同需求,拿出切合他国国情的铁路产品设计,从而获得他国铁路建设的准入证,走出去以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自己开创的精尖技术,比如文中谈到的“400公里可变轨动车组”,就特别吸引别国眼球,靠超强的技术优势让别人请进来。
所谓变轨是靠道岔的转换来实现列车从一条轨道驶向另一条轨道。以前,变轨技术从调度到实施基本由地面调度中心完成,而文中所提及的动车组变轨,则直接可由动车司机操控完成,这是一个人们习惯观念的转变,也是技术引擎在智能铁路运行图中的尖端科技的应用。所有列车的运行只要电路信号无缝对接就可完成。最终实现司机只起监控作用,达到完全无人驾驶运行的状态。
我们期待中国铁路在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期望中国铁路将已成熟的铁路技术,包括旅客快车、中速动车,甚至包括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技术,打包成一个性价比很高铁路产品趁势出口异域化。与此同时,在分取“一带一路”这个大战略蛋糕中,也可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即先从较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开拓配套高铁技术和普通快车技术,然后,再从中等发达国家着手开发中速列车。这样中国铁路可以在创收更多外汇的同时,也为他国居民提供更普遍的便利。赢得更大声誉。
武昌南机务段 袁甫 18908648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