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6 06:36:56
|
查看全部
预测:
2020年产能超实际
据初步统计,中国汽车行业已有的新能源车整车生产能力不足80万辆,2016年产能只有55万辆。但在建产能已经超过200万辆。
按照有关部门提出的新能源车20%的增幅计算,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6万辆,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14万辆左右。但投资狂热加速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建设和规模扩大,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到2020年,建成的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比实际需求多出两倍多。
2020年只是“第一轮”投资的成果体现,投资热情将仍然不减,许多企业将目光瞄准并不遥远的2025年,约300万辆产能被列入规划当中提上议程。记者初步统计,面向2025年,汽车企业新能源车目标产能累加起来超过580万辆。
与急遽增加的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滑坡,未来几年,能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攫取大额利润的汽车企业将越来越少。目前在中国“淘金”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家电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利润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维持产能的急遽扩张。
观察 产能适度过剩
也利于竞争
美国《华尔街日报》提出中国汽车产能将过剩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2020年迎来投产产能激增的问题。对此言论,中国汽车业界似乎并不十分担心: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适当过剩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业内人士表示,从国际范围来看,全球整车产能在8500万~9000万辆左右,销售量在6500~7000辆之间,有效产能的利用率大约为72%~8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集中在2020年前后建成投产,届时,新能源车或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迎来飞速发展的局面。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中国整车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2005年、2011年和2014年三个年份处于“低谷”,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然而,中国汽车行业一直保持发展,从2009年开始,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业界普遍认为,产能适度过剩有利于竞争,进而淘汰不合格企业。
部分车企的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根本不用担心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问题,因为生产线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SUV火爆的时候可以多生产SUV,新能源车受欢迎的时候可以多生产新能源车。不过,他们也承认,目前汽车新能源车生产项目已有很明确的准入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到防止重复建设、过度投资的作用值得怀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