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8|回复: 1

【走进中原大工匠】李震廷:工人发明家

发表于 2017-5-16 10:17: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工人日报
        在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有位从最基层走出来的全国劳模,作为起重维修工的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却有三项成果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厂区一有疑难险重的工作,他总是冲锋在前,屡建奇功。他就是安钢集团起重高级技师李震廷。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是李震廷常挂嘴边的口头禅。作为起重组组长的李震廷,时刻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节省检修时间为己任,日夜奔忙在烦琐枯燥的维修战线上,起初他和其他工友一样,只是靠师傅教的老办法,本本分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自幼喜欢鼓捣些小发明的他,看到工友们长期从事脏、累、苦、险的工作,便先后自学了《起重与搬运安全工程学》《起重安全技术》《起重工艺学》等多门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日常的生产检修中得以广泛应用,李震廷用自己的小发明创造出了有目共睹的工作业绩和降本增效的好方法。
  2009年,公司的5号高炉弯头风口出现灌渣。接到检修电话,李震廷火速带领大家投身到抢修中,将弯头一个个卸下,再一个个装上,10名工友苦干3小时才完成任务。设备修好了,李震廷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起《力学》《起重工原理》等专业知识,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李震廷终于发明出了“快速更换高炉弯头装置”,在
  快速、省时、省力更换高炉弯头的同时,工作效率提高5倍以上,年创产值1880余万元,此项成果荣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后来,他又研制发明了“钢丝绳自动锁紧卡链”“多功能吊装梁”“工具房加装活动栏杆”“重型电动扳手使用适位器”“快速定位器”等十几项创新成果,并在生产检修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起重工经常使用的叉车,在他的手上更是功能百变。一般的叉车只有两个叉子,功能比较单一,通过李震廷的改造,上举它能当移动式工作平台,下移它能当一个小型平板车,设计一个伸缩杆它能当小型吊车用,大家伙儿都亲切地称它为变形金刚叉车。
  在创新的道路上,李震廷从未停步,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创新工作室2012年荣获全国机冶建材系统“李斌式模范班组”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2016年,李震廷和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又设计了高炉十字测温快速更换装置。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他们研发创新项目达13项,两项成果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两项专利正在申报。
  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十几项公司合理化建议,50多项各级荣誉;“叉车吊装梁”“多功能工具房”“钢丝绳自动缩紧卡链”“快速更换碾泥机托辊”“重型电动扳手使用适位器”;一连串的数字和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扮靓了李震廷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0 16:38:37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