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高校思政师资的政治素养

发表于 2017-5-17 09:38: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教师要传道解惑,首先必须做到明道信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注重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才能担负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只有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才会身体力行地启发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和信仰,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和真懂、真信并活学活用,自觉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高低,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深入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意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政治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四个自信,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使其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和社会实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授也必须要满足学生实际的需要,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迅速,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学生对诸多社会热点产生疑惑,急切渴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寻得解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社会实际,研究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衔接,及时对现实中的政治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学生思想需求和成长需求,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坚持以文育人、以德育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大胆创新个性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延伸到网络,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用新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实际,抢占并巩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积极拓展“移动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文化区、厂矿企业,解析时代热点难点、解除学生思想困惑,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效果,在实践育人上下功夫。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除了需要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学科体系建设的支持,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好的政治理论研究学术环境,使教师通过提高学术水平来提升教学效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建设,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社会、政府的作用,整合高校教学资源,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努力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不断提升。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根本指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只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才能使其自觉坚定正确理想信念,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言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强化理论功底和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赵跃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