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 | 技能大赛展现济宁高技能人才实力。 | |  | | 262名技工院校学生 | 技能大赛亮绝活 | 齐鲁晚报讯 13日上午,由济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带来的战术表演和济宁市技师学院带来的放飞梦想大型团体操拉开了此次活动序幕。 | 这边进行着表演,济宁技师学院考场内,第十九届职业技工院校学生们的技能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耳边是嗡嗡地机床和器具运转声,选手们手持工具上下忙活,一点点地加工中,一块块铁疙瘩渐渐具有了考试规定的形状。上午10点,济宁技师学院参赛选手汽车维修专业的程祥已经结束比赛,为了这场比赛,已经准备两个多月,本就是技能尖子生的他,通过比赛,技能又将有所提升。 | 第二届“运河之星”职业技能大赛,共设60个专业工种,其中市级一类工种5个,市级二类工种55个。由市公安局承办的警用手枪应用射击比赛,由市旅游发改委承办的餐厅服务员比赛,以及有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承办的装表接电比赛等,都属于市级二类比赛。 | 从2015年起,济宁市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运河之星”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对象为从事相关专业或职业(工种)的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职业技工院校教师等。 | 经大赛组委会综合评审,对一类工种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将授予济宁市第二届“运河之星”技能状元荣誉称号。对一类工种决赛前三名的选手和二类工种第一名的选手,由市总工会授予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符合条件的可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报2017年度济宁市技术能手。对一类工种决赛前三名和二类工种第一名的选手,参赛工种在职业资格目录内的,可按晋升职业资格等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申请晋升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等级。对一类工种决赛前六名和二类工种第一名的选手,年龄在35岁以下的由团市委授予济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百家企业现场招聘 | 预定明年毕业生 | 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们开始比拼绝活,技工院校招聘会也正式拉开帷幕。近百家企业一字排开,招聘海报挂在最显眼处。 | “招聘焊工、铆工、车工,会看机械图纸,工资2500-4000元”、“培训上岗,实习期食宿补贴”……13日,齐鲁晚报记者看到,一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正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车间设备操作工。与其他岗位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些岗位的福利待遇普遍较高,但没有较高的学历限制。一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高级技工和大专生在企业里享受同等待遇,尤其是熟练的技工,因为技术好、上手快,引来多家企业争抢。 | 今年16岁的小林也参加了这次招聘会,她是济宁市技师学院中技班的学生,一趟走下来,手中收集了十几份宣传材料。“明年底才毕业呢,今天先来看看,以后找工作也有方向。”小林告诉记者,实际上,明年毕业时学校会给推荐就业,但她想多参考几家,未来就业的道路也能更宽阔些。 | “其实,现在举办招聘会,主要是预定毕业生。”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女士介绍,应届毕业生大多春节前后就已到各个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此时来招聘,学校内根本没有多少毕业生,只能从学生中预定了,而且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宣传,让学生心里有了印象,明年就业时或许会考虑。 | 可以看出,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使出浑身解数求职,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则明显轻松了许多,在社会需求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背景下,掌握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崇尚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 | 校企合作论坛现场 | 专家指出发展路 | 启动仪式后,济宁各县(市、区)人社局分管局长、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校园招聘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参赛选手、求职技工院校毕业生等,还参加了第六届校企合作论坛。 | 在论坛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冯政围绕“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五点认识”作得专题讲座。以及山东省新型学徒制试点院校(山东劳动技师学院)负责人介绍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通过论坛,为济宁市技工教育、校企合作下一步发展、制度建设、课程体系等内容指明了方向。 |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高技能人才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政策体系,政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和平台搭建,加快推进技工院校转型发展,增强了技工院校与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济宁市技师学院和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table=100%,#ffffff] |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运河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广泛开展,每年都有数万名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和技工院校的师生参加竞赛,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技术能手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全社会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截至2016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已经达到16.74万人,技能人才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当前,济宁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转型振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各技工院校以此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文/图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季昌栋 张慧慧 杜长朋
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智造大国,不仅需要科研骨干,更离不开大批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秘密武器”。13日,济宁市第二届“运河之星”职业技能大赛暨2017年济宁市技工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今后济宁市将继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