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大山里的好儿郎——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校友黄江山

发表于 2017-5-18 06:35: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引言
是谁,驾着疲惫不堪的瘦马在西风中的古道上踯躅?是谁,放弃大好的似锦前程甘愿在山村里任劳任怨?又是谁,不计报酬数年如一日地守着一个村子尽职尽责地充当大山深处的好儿郎?
那响彻山谷的摩托声,是村民再熟悉不过的乐音。每到这时候,村民们面上无一不都浮现出善良的微笑,因为他们知道——他来了。
他,就是黄江山!
2017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我校信息与通信学院2005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优秀校友黄江山!
人物简介
黄江山,男,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池市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副主任(副科长级)。2014年4月接受组织选派,担任河池市罗城县四把镇集环村第一书记。2016年4月第一次任期满后,他主动申请留任。该同志自2013年以来,连续4年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记三等功1次;2016年9月,荣获“2014—2015年河池市优秀第一书记”称号,11月,荣获广西人防装备比武竞赛个人全能第二名;2017年初,其先进事迹收录在中组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选•第一书记》,2017年4月,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我从四把镇,可以直接坐柳微面包车,到岩洞屯家门口了。”12月4日,70多岁的吴昌斌高兴地说。
2015年以前,吴昌斌回老家,只能搭车到集环村委,再沿着一条陡峭的石间小路走回老家,2.7公里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如今,弯曲山路通车后,只需10分钟就到了。
在罗城这个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流传着俗语“好玩好耍、东门四把”。但在四把镇西北部,岩洞屯却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似乎仅仅是因为修通岩洞屯的道路,集环村就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焕然一新的不仅仅是村屯面貌,还有村民的精神风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第一书记黄江山。2014年—2016年,这个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小黄”,已变成了集环远近闻名的“百事通”,小孩口中的“黄爸爸”,他还被当地贫困农民亲切地称为“老黄”,这个变化有迹可循。
逢山开路, 一点一点赢得信任
2014年4月,29岁的黄江山第一次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集环村。这个云贵高原九万大山南麓的小村落,没水源、石头多、土地少、道路弯,贫困户数占一半以上。全村大部分自然屯的道路是泥沙路,只有通往村部的路才是水泥路,还有唯一一个连路也不通的便是岩洞屯。
50多年前,仫佬族村民为了逃避土匪的侵虐,躲进岩洞屯,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如今,这个屯30户人家仍住在仫佬族特色的土木结构房子里,玉米为生,年轻人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驻村第一天,黄江山就了解到了困扰岩洞群众50年的问题。当时的镇长语气肯定的对黄江山说,谁修通岩洞屯的路,谁就是优秀的。一位镇干部说,岩洞屯不适合人呆,最好的办法是移民搬迁,然后在屯里种树,而不是修路。
不通路,住在岩洞屯的人们外出靠肩挑马驮。什么时候能通路?这是岩洞屯的最大期盼。
要修路,得有钱。钱从哪里来?面对戴着眼镜的黄江山,很多群众以为这位市里派下来的“小毛孩”带着很多钱。拿不出钱,他遭到群众质疑,认为他下来挂职,只为了镀金升官。
压力太大,黄江山吃不下、睡不着。大学一毕业就在机关单位待了5年的他,想回去陪伴新婚半年的妻子。可是,他知道,这是他接受组织选派自愿来的。2013年,他在市委组织部跟班学习期间,因考察干部需要,接触了很多优秀基层干部,钦佩之中萌发了到基层历练的想法。想到这,他咬咬牙坚持了下去。
“群众不信任我,我就从“小事”做起”。黄江山在走访村小学时发现,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热,小学生拿的饭菜往往“馊”掉,常常出现小学生肠胃不舒服被送去卫生院的情况。买一台冰箱就能解决问题,可这钱也没有,黄江山先想到了单位,但他想这种小事还是不要汇报的好,因为他还想留着单位支持“大项目”。徘徊许久,黄江山抬头看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标语,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他想到了通过义卖来筹集资金的办法。之后的几天,他频繁往返于坐落于临近县级市的河池学院和罗城之间,通过联系学院社团,筹集了资金买了一台冰箱。“这小伙子还不错”。这是黄江山当时听到群众对他的评价。之后,在村小学读书的小朋友再也没有出现吃“馊”饭送卫生院的情况。黄江山还通过社会力量联系帮扶村小学困难学生,许多小孩遇到黄江山都会喊“黄爸爸”。
驻村1个月,黄江山骑着摩托车,冒着经常甩尾的危险,跑遍了大多数通路的自然屯,还迈开双脚,走访岩洞屯等村屯。经常有群众看到他提着肉,逐个看望留守老人。还有一次,黄江山在村委门口,看见两个70岁的老人,准备扛一袋60斤重的大米,到石杯屯。“反正我工作也做完了,帮个忙吧”黄江山想。从村委到石杯屯要翻过一座大山,需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1个多小时后,米顺利送到老人家里,他却两腿发软,眼冒金星,扶着石头呕吐出浅绿色的苦水,这是用劲用过了。这件事情很快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小黄”书记是来干实事的。群众对他的信任在增长。
在走访群众过程中,黄江山在发现,村干部在低保、危房改造等政策方面,存在偏心、了解不全面等问题。他本着阳光透明原则,深入每家每户了解、核实真实情况,调整了一批低保户和危房改造户。这种做法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几乎一夜之间,黄江山发现工作好做了,刚来的时候,他筹集修路款,一分也没筹到,现在发出倡议,几天就收到80人捐赠的2.5万元。为保证专款专用,他帮助村委建立筹款小组,自己光找钱,但不管钱。
经过努力,2014年5月23日,岩洞到梅洞屯级路开工。由于石头多,需要开山炸石,加上挖掘机按时间计算酬劳,为省钱,作为监工的黄江山,看到能用人力开山的地方,就叫停挖掘机,自己组织村民一起“开山修路”。两个月后,黄江山瘦了9斤。
虽然这般精打细算,这条路依然缺钱停工了。无奈,黄江山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领导和他说:“小黄,支持你部分是可以的,可是修路不是小事,你这样贸然开工,承诺了做不到,是驻村工作的大忌。”黄江山认真进行了反思,有热情有干劲是好的,可是冒冒失失反而做不好工作,之后,他采取多种方式,一边找项目,一边找拉赞助,经过多方努力。2014年6月,项目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40多万元,又开工了,在2015年年底屯级路通车,群众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

两年来,黄江山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先后为集环村争取项目资金近1500万元,建设完成了总长17公里通屯道路,13个自然屯的屯内硬化,修通了所有的屯级路。完成两个自然屯(40户163人)整体搬迁。村级活动场所、村级水利设施等等,没有哪个项目没有黄江山的影子。
脚踏实地,一丝一丝获得民心
2016年4月,黄江山两年的任期结束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坚定选择了继续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他的儿子仅1岁。对于留任,他的岳母是十分反对的:“孩子这么小,我女儿又在移动做财务,也很忙,孩子谁照顾,出了事谁负责?”岳母的反对让黄江山为难,出于愧疚,黄江山驻村2个月,都没敢把他又去当第一书记的事情告诉岳母。
黄江山回到老地方“第二故乡”,又踏上了这片石头山。思绪马上回到了扶贫。他意识到,路通了只是第一步,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脱贫。年轻人外出务工能脱贫,但家乡一个年轻人也没有,也不是脱贫的可持续路径。
集环村大部分村屯在石头缝里种植玉米,以玉米为主食,木乔、米汤两屯种植有少量水稻。没有水源,一年有半年旱,没有手机信号,留住年轻人,难。
多年以前,33岁的谢谷军,在集环村双沟屯老家,种了10亩土番茄。由于道路不通,销路不畅,严重亏损,打击了他的创业热情。他无奈地离开家乡,到深圳市一家钟表厂打工,担任小组长。
细心的黄江山发现,扶贫政策、创业政策和现代农业理念的宣传滞后,是让年轻人不敢在家乡创业、不敢回家乡发展的原因。
为此,黄江山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将集环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一一拉进群里。之后,黄江山天天更新信息,转发政策,谢谷军等看到黄江山分享的家乡点点滴滴变化,认真阅读了政府最新的扶贫政策、创业政策和现代农业理念等内容,又重新燃起了创业的火苗。但是,谢谷军犹豫不决,种点什么才能更快致富?产业启动资金怎么解决?创业风险如何避免?孩子上学问题怎么办?
“我给他们画了一个饼。”黄江山说。黄江山得知谢谷军的担心后,给他分享了自己自费去柳州、宜州考察花椒种植基地的相关案例资料,还带他和村干、屯长、村民一起去实地参观,帮助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办理小额贷款,还联系好他孩子上学的问题,为他回乡创业解决后顾之忧。5个月后,谢谷军回到家乡,同意出任花椒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今年10月,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3个花椒(合计100亩)种植示范点。

如今,在黄江山的说服下,集环村已有11人返乡创业。“近期把这些年轻人作为发展党员重点对象,打造一只永不出村的党员工作队。”黄江山如此说。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发展毛葡萄种植480亩,核桃种植400亩,青蒿300亩。已建立小规模养殖基地,其中,新兴、新城、山牛等屯家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销路不愁,养殖户收入翻倍。
“压力依然很大。”黄江山说。由于没有水源,露天水柜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放在他的心头。
不过,手机信号将得到彻底解决。上个月,村内移动信号基站建设已动工,预计12月底实现全村信号覆盖。到时,打电话不用再跑到室外。
对于未来,黄江山踌躇满志,正在努力成为集环的代言人积极准备着。明年,他将重点推进花椒种植产业,引进特种禽类,发展林下养殖。另外,扩大牛和猪的养殖规模,通过策划包装,把两种“土货”通过“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等电商平台打造出品牌,并以合作社为母版,发展集环村第一书记产业。对于岩洞屯,实施移民搬迁后,保留原有的仫佬族特色住宅,作为民宿,发展景观旅游产业,带动集环脱贫致富。
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