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查海—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以及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们所使用玉器的材质,绝大多数为岫岩闪石玉。因此,鉴别古代玉器,认识其常用的材质是鉴定的基础。
第二,熟悉新石器时代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玉器的造型特征和使用方法,是鉴定古代玉器的主要步骤。在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地域性是其主要特色。红山文化玉器中的“C”形龙、猪龙、马蹄形箍、勾云形器、鸮、双龙首璜等特色鲜明,为其他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所不见。虽然其中的部分玉器的使用功能在学术界争论较大,但这些代表性玉器的原始宗教性与氏族首领的特权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时,必须清楚在这一考古学文化中都有哪些类型玉器的存在,它们的大小尺寸的变化,造型中的细枝末节,并从考古学报告中分析研究每一类器形的使用方法、使用的多寡以及它们的材质区别等容易被别人忽略之处,形成自己的一套鉴别方法。
(勾云形玉器)
(勾云形玉器)
第三,时代背景下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古代玉器的一把钥匙。玉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把握同一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的状况,才能理解为什么某类型的玉器产生在此阶段而非彼阶段,进而了解这一时期玉器的总体时代风格。红山文化时期的人们正处于迈向中华文明的门槛阶段,玉“C”形龙、猪龙、“Y”形器、勾云形器等特殊造型,都是当时精神文化状况的直接反应,而绝非人们头脑一时的发热冲动和杜撰。现今人们没有体验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创造出符合当时人们心理的玉器,所以除了刻意模仿和臆测别无他法,所制作的“红山文化玉器”无非不伦不类,最多是形似而已。因此,研究并了解古代玉器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学习者鉴定古代玉器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玉器的纹饰以及残留的制作痕迹是最直观的鉴别依据。古人制作玉器时,纹饰的制作绝非仅仅追求好看,而绝大多数有其特殊的内在含义,越是久远的就越是如此。而由于古代玉器制作年代久远,没有保留全套完整的加工器具给后人了解,文字记载玉器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也仅仅是明代中晚期以后的事,距今也就几百年而已。所以残存在玉器表面的任何痕迹都是研究古代玉器制作的最佳线索,因此也就成为鉴定古玉的有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