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回复: 0

江西:发力产学研 培育新动能

发表于 2017-5-18 18:38: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秦宏 来源:半月谈网

鼎盛公司浮法微晶玻璃生产线
  近年来,江西企业发力产学研结合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新利好。
  一个玻璃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江西鼎盛玻璃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鼎盛公司),曾先后生产过供给国内市场的普通白酒瓶,出口国外的仿玉和异形玻璃器皿,是江西省内产值位居前列的玻璃器皿制品公司。近年来,由于产品缺乏技术门槛、环保压力大,企业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
  怎么办?新赢利点在哪?鼎盛公司总经理孙波告诉半月谈记者,公司负责人走访了全国多所顶尖高校,问计玻璃产业发展方向。最终选择了成果处于行业和学科研究前沿,且通过了量产前的中试阶段,成功可能性较大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团队进行合作。
  经过两年多的产学研合作,2016年10月,国内首条浮法微晶玻璃生产线成功投产。
  浮法微晶玻璃产品主要原材料是废弃矿渣,生产过程几乎没有污染废物排放,这让鼎盛公司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绿色发展的典范。“我们的仿石材微晶玻璃建材产品的环保和性质特性,经过了科技部门的权威检测,也得到了建材同行和市场的认可。”鼎盛公司董事长张强金说。
  目前,鼎盛公司已从占地90多亩的小制造公司,扩建成占地900多亩的新型玻璃制品和新材料公司,今年产值有望达到6亿元。与此同时,鼎盛公司还与高校合作规划了先期投资27亿元、生产微晶玻璃及其延伸产品的新型微晶装饰材料产业园项目。
  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科研院所和企业互相成就,科研和生产相辅相成,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是江西不少企业获得发展新动能的有效途径。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在江西,与鼎盛公司一样,依靠科技创新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品质量甚至发展出换代性产品的创新型公司普遍发展迅速、活力十足。
  2013年,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购买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项产品发明专利后,陆续投入1亿多元,研发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利用废旧瓷砖作为原料,生产出新一代环保透水砖产品,并投入近2000万元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2015年,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所长钟震晨在江西赣州市首倡“赣州稀金谷”,打造人才、信息、金融、技术等要素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密切配合、专业分工、协作完善的多方协作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体系。
  钟震晨认为,只有将研究与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强、对产品市场运营经验成熟的企业相结合,才能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需多方协同用力
  部分专家及企业负责人表示,提高企业创新发展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产业优势,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政府引导和支持,市场金融资本的助力也必不可少。
  钟震晨等专家表示,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止一个路数。企业应更多借助“外脑”,采用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科研项目委托攻关、合作办厂等方式,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科研院校的研究也应进一步面向企业需求,使成果尽快和最大化地转化为新产品和生产力。
  除了企业自身努力,政府应搭建创新平台,做企业和科研机构、院校联结的纽带。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规划,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政策支持。
  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喻玺表示,创新型企业初创阶段实力弱、影响力差,在寻求与实力强大的科研院所合作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政府出面“搭台唱戏”。
  相关专家还认为,从国内外经验看,社会资本尤其是各类风险投资,对于创新创业的作用不可或缺。政府应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设立创投风险引导资金等基础性工作,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领域。(半月谈记者 秦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