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回复: 0

别让“八卦”太喧嚣(辣评)

发表于 2017-5-18 22:4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别让“八卦”太喧嚣(辣评)
2017-05-18 君 然

  盛夏即至,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似乎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明星的私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成了公众消遣的主菜。而那些八卦背后的爆料人,在一轮又一轮抖包袱的过程中,也似乎成为公众眼中的名人。


  该如何理性看待这种现象?


  八卦新闻之所以热度高,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了巨大的需求。当然,对名人私生活的好奇,不仅存在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也不仅限于娱乐圈,古今中外,政商达人,都是人们窥探的对象,越是名气大的人,越是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有人说,既然已经是名人,在享受其名气带来的益处的同时,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也在所难免。毕竟,当一个人的受关注度高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也就在聚光灯下具有了公共属性。这是不是就等于名人就没有隐私了呢?名人的私生活理所应当就该变成消费品了呢?显然,这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


  而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明星八卦这个雪球被越滚越大,媒体在其中是否扮演了合适的角色?


  不难看到,当某明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时,一大堆媒体会快步跟上,恨不得把该明星的前世今生都深挖出来,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


  但应该考虑的是,如此高投入地耗费在传播八卦上,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引导作用被置于何处?被这些八卦资讯“喂养”长大的未来一代,能否健康、积极地认识当下的文化空间,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文化印记?那些被八卦所累的演员、明星,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重新回归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产品?


  存在即合理,不该是八卦泛滥的借口。对隐私、八卦,更多的媒体应拿出应有的姿态,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应该为其提供平台、任其卖丑。


  而这,正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