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8|回复: 1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纺织)杨普:用心发现工作的快乐

发表于 2010-4-17 09:36: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蓝领”明星
    一个普通的“80后”、一个要强的纺织女工、一个喜欢从枯燥中找寻快乐的挡车工……杨普,用自己的倔强和坚持,让一个平凡而“枯燥”的岗位变得生动而引人。
    正定,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机器轰鸣。
    一台无梭织机前,挡车工杨普正一边打结,一边对旁边的新学员耳语着。似乎就在一瞬间,一个小小的结打好了。快速开机,织机很快重新恢复了运转……
    “明星工人”也曾完不成任务
    今年27岁的杨普,已经是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了。从2000年技校纺织专业毕业进入棉四、去年被抽调到新成立的恒盛分公司至今,她已经在“挡车工”的位置上干了整整10年。
    公司青工运动会冠军、公司“最佳员工”、市纺织系统操作技术比赛第二名、高级技师、省挡车工状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一系列荣誉记录的不仅仅是10年来杨普的一个个成长足迹,更见证了她的沉稳与坚持。
    “杨普这孩子灵,沉稳又肯吃苦,难得。别以为她这些荣誉是说来就来的,这其中包含着她太多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呢。”织造车间主任王兰菊一说起杨普就赞不绝口。王主任是和杨普一起从棉四抽调到新公司的“老同事”,也是看着她从进厂时的一张“白纸”逐渐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见证者。
    说起刚工作时的情形,杨普记忆犹新:180分贝的机器噪音和飞扬的棉絮,加上高强度的劳动,让自己还没有从最初参加工作的兴奋中走出来,就有些“头大”了,第一天的8个小时干下来,光巡回就是20公里,“耳朵也是嗡嗡的,根本听不见别人说话”;第一次测定,机下打结自己一分钟只接了7个结,断经、断纬也达不到标准,每天上班手忙脚乱,累得筋疲力尽,到了月底还完不成生产计划……
    其实,不单杨普如此,和她一起进厂的30多个同班同学也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这个尴尬。20多人选择了换岗或者干脆离开了厂子。杨普也着急了,不过她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认定了要迎难而上。
    再枯燥的工作也有乐趣
    杨普说,挡车工的主要工作,一是有序地巡回跟车,检查布面,及时发现织机运转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及时发现次布、疵点。另外,就是要快速机下打结,也就是发现断线停机时,要快速地接好结,让机子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运转。
    看着师傅们娴熟的操作和井然有序的巡回,杨普反复琢磨发现,自己打结慢、巡回不灵活,对机器性能不掌握。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苦练操作技能。
    “那时候,我真的特别苦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干挡车工的料。”但一旦发现自己的症结所在后,杨普下定决心,她仔细观察老师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及要领,反复揣摩。老师要求机下打结500个,她就接1000个;别人练习1小时,她就坚持练习3小时……
    一次在练习断纬投梭时,由于没掌握好手腕的用力,一下子碰到铁件上,顿时,血从手指上流出,她强忍着疼痛,将伤口包扎后又继续练习;掐头、搭头、绕圈,几个动作一遍又一遍,手指被细细软软纱线勒出一道道口子,她缠上胶布接着练;同伴们都相约出去购物、游玩了,她还依旧在练……
    “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我在这个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发现了快乐。”对此,杨普这样解释:比如厂里规定每人每天要织50码布,但是,通过钻研新的工作方法,一天就可以织布60码、80码,就可以从工作成绩中寻找快乐;或者,别人1分钟接20多个结,而她经过练习却可以接38个结;再或者,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就可以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这种肯定也会让人快乐……
    “掐头快而挺,搭头绕小圈,压纱拉纱准,动作要连贯”,是杨普总结的接头要领;“用手压线开车、用钩尖压线开车、用边撑压线开车”,是她总结的针对不同机台采取的不同压线开车法……据已经干了20多年挡车工的王兰菊主任介绍,多年来,经她之手带出的徒弟上千人,他们有的是用“心”来工作、有的是用“手”来工作、有的则是用“脚”来应付——杨普,则是那个典型的用心工作者。
    带的“徒弟”也获了大奖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工人,只会熟练的操作还不行。为此,杨普进入了河北科技大学夜大学习,拿到了大专证,并从厂里借来了《棉织基础》、《织布工人培训教材》等书籍,刻苦研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工作10年来,杨普累计超产棉布20多万米,为公司创造了数目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不仅杨普自己是省布机挡车工状元,她带的“徒弟”们也全部达到了能手或一级水平,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
    去年7月,恒盛分公司成立之初,杨普和几十位常山各分公司的技术骨干被抽调过来,负责培训新学员,打开新公司的新局面。
    “这些学员跟当初我刚入厂时一样,全是一张‘白纸’,只能耐下心来,一个一个教。有的学员接受得快,有的慢些,七八遍地讲解很正常。”从普通员工变成公司管理人员,杨普坦言最初有些不太适应,不过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杨普又开始总结管理的工作方法了,比如,勤督促、勤检查等。
    让她颇为自豪的是,几个月过去了,最早入厂的那拨学员们90%已经可以独立顶岗了;而在老厂时,一般学员至少要一年才能独立顶岗。
    在新学员高静眼里,“80后”的杨普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专家”,“织机有了什么问题,她简单地一调就行,真是让人既羡慕又佩服”。
    记者从常山股份了解到,恒盛分公司的这些设备全都是世界一流,产品也是一些诸如羊毛、棉线和莫代尔混合之类的高级面料。“设备非常新,也很先进,我们也得提高技术。”年轻的杨普说,她会尽快适应新环境,在新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人物档案
    杨普,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挡车工、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0年,她从纺织技校毕业,成为一名纺织工人。曾多次获得公司“操作能手”、“三八红旗手”、“最佳员工”等称号;还在石家庄市及河北省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布机挡车工第一名的好成绩。近日,又被评为2008年度石家庄市优秀高级技师。

     来源: 石家庄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20:10:42 | 查看全部
记住一句话:用心发现工作的快乐!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