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9|回复: 1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状况整体趋好

发表于 2017-5-19 11:42: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当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共同发布《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指数白皮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况整体趋好,呈现主流积极向上特征,但也不同程度存在情绪、品行、多动、同伴交往等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尤其是家长的重视。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升学压力,可能在学习、生活、人格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心理困惑和适应不良的现象。本次调查通过对北京市6个中心辖区内的总计50所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的量表调查,采集了3万份有效量表,分析北京市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发展状况。
“调查从情绪、品行、注意力缺陷、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睡眠和学习7个维度考察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通过量表测试、问卷调研和临床专家座谈等方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改正家庭教育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说,调查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如约8.96%存在异常情绪症状问题,约10.65%存在异常品行问题,约9.61%存在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比率偏高,约为31.25%。
谢春风说,孩子13岁时情绪症状比较突出,可能是因为刚上初中,对于自身的新身份和周围的新环境、新伙伴等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同伴交往问题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初中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高于小学生,男生的同伴交往问题高于女生。
“近三分之一中小学生存在同伴交往异常问题,并有22.46%的儿童处于边缘水平,这一现象尤其要引起家长重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刘靖建议,家长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同时,应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学校和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品行问题,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可以适当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品行干预和心理疏导。
当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三方签署绿色“医教融合”项目。未来,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将通过北京市“医教融合”转诊平台,为更多中小学生提供儿童心理问题筛查、诊断、干预康复全环节的绿色转诊通道服务,促进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08:41:4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意难平) 的帖子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