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忠实履行职责,扎实服务群众
守护平安 让百姓心安
2017-05-19 本报记者 张 璁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广大人民群众之所求、基层民警之所盼和公安实战之所需,在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进程中,各方凝聚智慧、共同护航“平安中国”的步履在警营从未停歇。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记者在“平安中国·调研行”赴多省的实地调研中看到,为了打赢“平安中国”这场攻坚之战,全国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投身实践,用实际行动兑现庄严的诺言。
做服务,为了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
从户政到交管,从消防到出入境,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民众但有所呼,改革就有所应,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我爸半年多里走丢了4次,要是没有‘安心手环’,后果不堪设想。”浙江温州市民林华的父亲近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从去年起出门时就难以辨别回家的路。当她听说当地公安部门开发出了可以定位失智老人行动轨迹的“安心手环”,就成为了第一批免费领取使用的市民。目前,温州全市共发放“安心手环”5846个,基本上都在1个小时内可找回走失人员,寻回率100%。
将科技与惠民相结合,能释放出成倍的改革红利。在广东广州的南沙分局,那里开发的“广州微警”,实现手机端“一口受理,一键办结”,近期还推出网络身份认证“微警徽章”,群众办理养老金等业务只要通过“刷脸”即可实现远程身份认证。而贵州依托大数据发展的优势,实现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等7大类26项交管服务项目的线上服务,为群众节约路费逾2亿元。“温州交警”在全国公安政务微信号里“粉丝”最多,人们不仅能用微信对交通事故进行快处快撤,还可享受保险业务,在线直接领取5000元以下的事故理赔款……
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全国公安机关也在利用“互联网+户政服务”,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例如,截至目前,全国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668万张,共设立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窗口3.8万个,基本覆盖了全国户籍派出所和户政办证大厅。
强警务,扎牢规范权力的“铁笼子”
近年来,公安部部署推进执法公开的动作频频,公平正义正越来越多地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形式实现。
在广东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智能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市民对交通状况的“吐槽”。这个“民意云平台”是2016年深圳交警为提升社情民意收集、办理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
“统筹14种渠道,将收集到的交通安全隐患、舆情、投诉、申诉、举报及市民反馈的其他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信息进行规范化流转。”深圳交警介绍说,所有的民意信息都有专人流转至相关部门,责任到人、严格办理时限,实现全程跟踪、全程可溯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