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唐守忠:采油树下的“鲁班”
“守望油井,忠诚岗位。”在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唐守忠创新工作室”内,8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室内陈列的由唐守忠牵头或参与的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参加工作28年来,唐守忠获国家级创新成果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6项,创经济效益670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齐鲁金牌职工,今年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技能“金刚钻”时隔28年,唐守忠依然对刚上班时的一次触动记忆犹新。一口油井遇故障需要倒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线,唐守忠无从下手。赶来的队长一听井号,马上找准了管线,几分钟就倒完了流程。
“这‘透视眼’的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唐守忠惊奇地问。队长告诉他,哪有什么“透视眼”,看似绝活儿,其实都是长年累月练就的基本功。从那时起,学知识、练技能几乎成了唐守忠工作和生活的全部。白天工作忙,他就逼着自己挤时间学,人到哪里书就带到哪里。值夜班出去巡井,就把书别在腰里,走累了蹲在井场边打着手电筒看会儿。
有段时间,唐守忠自学单井动态分析,有些地方百思不得其解,晚上11点多,他硬是敲开技术员的门,拉着他给自己“开小灶”。那时抽油机电机调参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电机型号多、轴轮种类多、零件样式多的“三多”问题让人头疼不已。怎样才能减少停井时间?唐守忠白天干完活儿就一头钻进库房,把所有电机和配件型号逐一统计登记,再到井场上逐个对照记忆,用一个月时间练成了“配件一口清”的绝活儿。直到今天,唐守忠陪妻子买菜时,还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给自己“充电”。一线“发明家”4个小伙子一起上阵,轮番用大锤锤击上千下,都没能将销子从曲柄孔中砸出。利用新式专用工具,一人仅用滑锤锤击50余下便将销子顺利取出。这种“卸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专用工具”,是唐守忠牵头研制的创新项目。工作中他注意到,抽油机驴头销子难以拔出,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他决定攻克这个难题。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唐守忠一连几天都眉头紧锁。一天1点,仍在苦苦思索的唐守忠想泡杯浓茶提神,接水时饮水机的水嘴让他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根据水嘴的原理连夜画好设计图,第二天加工制作出“驴头销子取出器”。分离器清砂不彻底也是困扰多年的难题。一次唐守忠在家用高压锅做饭,等待的时候手拿图纸陷入沉思,连高压锅呜呜的叫声都没听到。儿子提醒他:“气阀都要冲上天了!”看着高压锅的安全阀一边高速旋转,一边喷出热气,他突然想到,如果借鉴这个原理,在分离器底部进行反复喷射冲洗,一定可以又好又快实现冲砂目的。随着唐守忠的革新越来越多,采油“鲁班”的称号不胫而走。其他油田和采油厂的员工碰到问题,都会大老远跑来找他探讨。员工“铺路石”唐守忠始终认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大家,整个团队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2004年时,唐守忠在采油管理五区501站担任队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孤岛厂首批兼职培训教师,承担着建立全厂采油工种第一培训基地的重任。
整整两个月,唐守忠每天4点到队,为各种培训工具除锈、打磨、刷漆。白天除了组织生产,他还要见缝插针编培训课件。用唐守忠自己的话说,“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花”。正式投产时,这个培训基地已有各种工具298件,标准化课件84套,可完成118项培训项目。在当时培训场所比较匮乏的情况下,这里成为全厂的“技能人才生产线”。2016年,孤岛厂操作技能管理站成立了“唐守忠创新工作室”,这是胜利油田唯一集采油、集输注水、三次采油、综合服务4个专业为核心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当年就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近年来,他先后为4000余名员工进行采油技能培训,从中涌现出数百名技术能手,50余人在集团公司、胜利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52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