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2 11:32:04
|
查看全部
六、三支柱之后,业务流程到底怎么改?
在三支柱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兴的部门,其职责是对企业内部其他用人部门提供低成本、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HRSSC 应该如同企业外部的一个真正的公司来进行经营和运作,不仅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其经济效益。
最大的变化是,HRSSC 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性质转变为提供服务的性质,与目前流行的企业外包公司相比,HRSSC 不过是外包公司的企业集团内部化,集团内部各部门有权选择外包公司,也有权选择内部的 HRSSC 提供的服务,即 HRSSC 与外部外包商是竞争关系,这区别于传统的只作为管理职能部门存在的 HR 部门。
在此基础上,企业集团在考核HR人员的业绩时,可以参考对销售等部门的考核方法来确定HR相关人员是否已完成当年的考核指标,这样可以督促 HR 工作者转变工作思想、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意识,无形中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招聘流程的变革
在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中,衡量 HR 部门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看 HR 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企业内部找到符合某一或某些条件的候选人,并快速进行匹配。
在三支柱模式下,企业集团的招聘建议由集团统一管辖,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三支柱分工:
1、COE:首先是由COE根据集团每年的战略目标制定本年度的招聘计划,报相关领导审批后作为一年的招聘计划执行。COE 还担负有整合招聘渠道、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招聘方法、设计并优化招聘流程、监督招聘过程、对企业需要招聘高选拔级人才提供参考意见等。
2、HRBP:主要负责与所在的企业或业务单元经理确认是否有招聘需求、拟招聘的职位的具体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该招聘职位的薪资待遇、将招聘信息转交 HRSSC 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协同用人部门经理一同面试、确认最终录用人员、协助新录用人员准备报到事宜等。
3、HRSSC:主要负责根据 HRBP送达的招聘信息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收集简历、初步筛选简历并将简历发送给用人部门经理、安排面试等。
(二)员工入职管理流程的变革
在三支柱模式下,首先由COE 制定员工信息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HRSSC、HRBP部门主管和员工应当按照标准流程来进行数据输入和维护。
员工信息管理的起点是新员工入职,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都根据 HRSSC 分配的权限在 HRMIS 中准确录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同时在信息发生改变时也要及时在系统中进行修改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员工试用期将满时,由 HRBP 发起员工试用期评定,用人部门进行新员工的试用期表现情况评定,同时在员工内部调动或薪资发生变化时,由 HRBP 将经由用人部门审批通过的相关信息转交 HRSSC 在系统中对员工信息进行及时修订。
在这样的管理流程中,HRSSC 只能根据 HRBP 传递过来的相关信息在 HRMIS 中对员工信息进行修改,不接受来自于用人部门领导的指挥。
同样,用人部门领导也没有任何权利来要求 HRSSC 在系统中对员工信息做任何修改,而HRBP 在员工信息管理流程中主要起发起员工信息修改、传递用人部门审批意见、监督员工信息管理流程是否规范的作用。
(三)培训流程的变革
在三支柱模式下,企业集团可以将原来分散在各下属企业分散的培训资源集中到一起,进行重新整合。
COE 针对集团共同的培训需求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培训机构和资源来进行培训保证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还能针对各业务单元不同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合适的培训课程,满足不同的要求。
而 HRSSC 主要利用HRMIS 系统开展及时的培训效果反馈及跟踪,也可以在 HRMIS 系统上发布由COE针对本企业共同需求而设计的培训课程供企业员工免费进行在线学习和培训。
(四)绩效管理流程变革
在三支柱模式下,企业的绩效管理将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快速化。企业的绩效管理由COE制定完善集团所有的绩效考核流程,基于HRMIS来实现。
HRBP协助所在部门领导指导员工制定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帮助部门主管及员工根据企业及部门战略目标设立适合自己的绩效目标。在绩效反馈、沟通流程中,HRBP协助部门主管与员工进行沟通、协商,共同修订绩效目标并制定改进计划。
HRBP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起到一个监督和指导、推进的作用。而 HRSSC 则主要负责在HRMIS 系统中对员工的权限进行正确合理的分配,保证每一名员工只能看到和修改自己的绩效目标,而部门经理则可以看到和评定下属员工的绩效目标,员工相互之间无法在系统中窥视他人的任何信息,做好系统数据的保密和维护工作。
同时,HRSSC 还负责根据 HRBP 转交的文件来具体使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如进行绩效工资的核算、在系统中对员工的薪资情况进行修订等。
通过绩效考核让员工明白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管理手段,其实质就是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对人的素质、工作状况及对组织贡献程度进行评价,以提高员工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五)薪酬管理流程变革
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薪酬管理包括制定薪酬计划和政策、拟定薪酬预算、调整和控制薪酬预算和薪酬水平、评价薪酬制定的有效性等内容。
在三支柱模式下,企业的薪酬管理会更加的人性化、信息化。首先在每一年均会由COE 统一组织企业薪酬水平的市场调查,看本企业的薪酬水平状况在本市、本省及全国的竞争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本企业的薪酬水平调整做出调查报告和调整方案报企业高管进行讨论审批。
在审批通过后根据企业战略及本年度财务预算制定年度薪酬计划。对于企业所有员工的薪资水平也需要由COE 进行统一规划和设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薪酬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薪酬管理办法来规范和完善企业集团的薪酬管理。
在日常薪酬管理中,由 HRBP 根据员工绩效考核情况统计加薪及降薪情况转交 HRSSC 在系统中进行修改;
员工在本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如工资卡变更及个人邮箱变更时需及时在发放工资之前在HRMIS 中进行修改,在每月固定日期之前由 HRSSC 开始从系统中导出本月员工考勤及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工资的计算等,在规定日期之前将工资打到员工的工资卡上同时将工资单发电子邮件给每位员工。同时 HRSSC 根据要求定期出具工资表单及工资变化情况统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