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张进宝通讯员朱国君顾英鑫文/图
“今年81岁了,但我的工作精力还很旺盛。关心下一代,让孩子们从小健康茁壮地成长,是我应尽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幸福,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会把这项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
4月19日,走进赵柱国的家,一摞摆放整齐的《下一代》杂志映入眼帘。“这是刚订阅回来的,明天准备送到学校去。”老人仔细地翻阅着杂志,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殷切期望。
今年81岁的赵柱国,是一位退休干部,是一个入党60多年的老党员。退休后,一心热衷于公益事业,义务清扫鱼儿山山路达19年,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达30年之久。
“1998年,也是退休后的第二个年头。有一天,我发现鱼儿山上山的路又脏又乱,沙石满路,狗屎遍地,石阶松动,危石险情处处可见。当时,我就下决心整治鱼儿山山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赵柱国历历在目。
回到家后,赵柱国买上铁锨、扫帚等工具,从此,不管刮风下雪、酷暑严寒,每天早上四点钟,他便带上工具上山清扫垃圾、平整路面、排除危石、清理塌方、维护台阶、护林护路……
2000年,赵柱国患肺癌做了左肺下叶切除手术。
祸不单行,2009年,赵柱国的老伴病世。
双重打击给赵柱国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痛苦。
赵柱国的妻子曾是建国路小学的一名教师,1987年,妻子退休后,夫妻二人常年坚持为学生们做校外辅导工作。妻子离世后,赵柱国并没有因此停下做公益的脚步。为了完成妻子的遗愿,老人除了继续担任建国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外,还奔走于我市多所学校,为学生们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他先后被我市2所中学、18所小学的30多个英雄团队聘为校外辅导员。
在30年的时间里,赵柱国参与了300多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讲给学生们。在教育活动比较密集的时候,他常常是连夜查阅资料、整理讲稿,第二天便早早来到学校,为学生们讲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为了让孩子们对英雄事迹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赵柱国不仅自费制作了活动道具、图板,还掏钱为孩子们订阅了《下一代》、《祖国》等优秀德育期刊,购买了《毛泽东历史瞬间》、《毛泽东名言故事》、《可爱的中国》等革命传统教育读物,供孩子们阅读。每个月,赵柱国都要亲自将这些杂志送到学校,他说:“直接送到学校,多和孩子聊聊,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向,这更有利于和孩子们进行沟通。”
有一次,赵柱国从早晨6点一直忙到晚上6点,12个小时,他跑了14所学校。这样的拼劲,子女们心疼他,老师们关心体贴他,学生们敬重他,他的积极性更高了。
赵柱国拿出了几个装有砂土的小瓶子,他说,这里面的土分别来自湖南省望城县雷锋故居、朝鲜平壤和湖南韶山,“这都是我参加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时从当地取的土。过几天,我将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受到更深的教育。”
赵柱国说,最让自己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支持并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很多人帮他购买学习材料、捐赠书籍,还有人表示要将赵柱国的讲稿整理成书出版,让更多的孩子获益。“有这么多人支持我,更增强了我做好下一代工作的信心,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赵柱国说。
赵柱国担任桥东区关工委副主任,他带领几位担任校外辅导工作的老同志,始终坚持为学校、为辅导员、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宁可自己多受累多付出,也要为师生提供方便多受益。
多年来,赵柱国清扫山路用坏了20把铁锨,磨平了上百把扫帚,磨破了百余副手套;他捐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大病患者的善款、物品和为下一代教育活动的支出多达10万余元。
2/3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本文导航
第1页:赵柱国:老骥伏枥夕阳红[/li]第2页:赵柱国:老骥伏枥夕阳红(2)[/li] [责任编辑:杨舒帆]
■入选理由
热衷公益30载,誓把夕阳当朝阳。30年关心下一代,19载义务清山路,赵柱国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事迹在我市广为传颂。他是我市2所中学、18所小学的30多个英雄团队的校外辅导员,他在用实际行动向下一代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赵柱国常说:“夕阳红啊夕阳红,人生短暂催光阴,誓把夕阳当朝阳,只争朝夕为人民。”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精神支柱。
■记者感言
耄耋之年,依然用爱心照亮莘莘学子的心灵;苍老的双手,依然为鱼儿山晨练的人们清扫出爱的“山路”;老骥伏枥,依然用病弱的身躯,描绘出那一抹绚丽的夕阳红。他在“我奉献,我快乐”的人生格言中愈发青春。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有千千万万个赵柱国,他的奉献精神,点亮了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