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0|回复: 0

新形势下工会的劳动模范培养工作

发表于 2017-5-23 18:1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院长、教授  杨冬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劳动模范工作,包括劳动模范的培养、选树、评选、表彰、宣传和管理等,是运用榜样的力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群众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劳模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对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企业经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体现党和政府对劳模的关心,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也有利于工会组织发挥优势、体现作为、扩大影响。
  劳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运用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动员和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重要职责。《工会法》第32条规定:根据政府委托,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1950年,在筹备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即第一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时,政务院就明确规定:劳模代表要在工会负责组织开展的劳模运动的基础上评选。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工会组织为做好劳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劳模队伍,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多年来,各级工会除积极做好劳模的评选表彰工作以外,还加强了劳模工作的调查研究,推动劳模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了劳模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认真关心劳模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并且对劳模的培养、评选、表彰、宣传和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推动工会劳模工作创新,创造了新的做法,形成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成绩。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工会的劳模培养工作,我们需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把工会劳模培养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各级工会组织要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劳模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通过举办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利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劳模的崇高思想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为劳动模范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要鼓励和支持劳模搞好“传帮带”,向职工传授技术、业务知识,帮助职工掌握技能技艺,在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以劳模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通过及时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激励、引导广大劳模不断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弘扬先进性。要鼓励劳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他们的管理技术专长和资金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贡献。
  为劳动模范提高素质提供更多的机会。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模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同时,工会组织也要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机会,为劳模提高素质创造条件。要建立劳模学习交流制度,组织劳模学习政治、经济、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劳模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劳模素质,使劳模始终保持荣誉,不断进取。例如,从1992年开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劳动模范本科班,截至目前,先后有近600名全国或省级劳模到学校进行本科学习,许多劳模学员成为企业、行业和工会战线的佼佼者。
  总之,工会劳动模范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工会组织要针对新形势下劳模培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和完善劳模培养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实现劳模培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