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7|回复: 1

"犀利哥"走红,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出问题?

发表于 2010-4-19 09:07: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弱者成名”的反思

  最近,人们在议论、媒体在热炒“犀利哥”——曾经流浪街头的眼神犀利的男子。

  “犀利哥”被媒体热炒后,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犀利哥”找到了家人,回了老家,当地政府给他办理了农村低保一卡通和新农合医疗卡。经过家人的精心照顾和社会的帮助,“犀利哥”的身心健康有了好转。

  可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犀利哥”已经剃了胡子、剪了长发、脱了奇装,回归家庭,社会对他的关注却没有降低:某网游添加了“犀利哥”套装,某商家注册了同名商标,更有甚者要将其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使之家喻户晓。

  面对“犀利哥”为何走红的追问,众说纷纭,大多归之为审丑之心、赏怪之态、猎奇之好、窥私之瘾。有的干脆批评追捧一个乞丐,是“网友的冷酷、低俗和麻木”,并将其定位为“八卦盛宴”。“犀利哥”走红,是不是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出了什么问题?

  任何事件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不难看到,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时下人们更多地关心或谈论胜者、强者、成功者。“财富名人榜”、“影响力排行榜”,成为不少人仰慕和追捧的对象,就是例证。

  与此同时,弱者、无权、无势、无名的人常常被冷落,有的甚至成为职业流浪者。这给困难群体造成了很大的“体面创伤”和精神压力。他们也有个性要表达,有情绪要释放,有焦虑要化解,他们基本的人的尊严,也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我们在关注困难群体的时候,应该从善良的角度出发,给予关怀,而不是以低俗的心态,打造“弱者成名”的舞台,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犀利哥”是一个人,但又不是一个完全的自然人,而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犀利哥”等社会困难人群看成是“乌合之众”,或讽刺挖苦,或调侃戏谑,甚至恶搞、羞辱,伤害的将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曾经有梦想但屡遭挫折的困难群体。

  如何看待“犀利哥走红”现象,一时难以达成共识。可是,由此引发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讨论还可以继续下去,特别是,在怎样帮扶弱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无论如何要率先达成一致。惟有如此,整个社会才会良性发展。我们在同情和救助弱者的同时,还要倡导不分贵贱、人人平等的健康向上的氛围、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0:05:54 | 查看全部
值得反思,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