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在井下一线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矿工更不例外。可梅山矿业采矿场基建车间的部分职工,由于井下318水平作业地点与东、西餐厅距离远,来回一趟330西餐厅合计5里多路程,还要上下318水平南部斜坡道,吃上顿饭就会影响当班作业进度。
为了解决职工吃饭问题,2010年元月份,车间临时安排职工张德涛负责该区域作业人员送饭。原本只是早班送饭,中班自理的,张德涛却主动包揽了两个班次的送饭任务,而且还是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周一至周五,他每天都风雨无阻地来回上下2次井,穿梭负318水平4次,走上5公里多的路程。
送饭的活并不轻松,空着手在湿滑的底板上行走,仅仅斜坡道一个来回,都让人疲累,何况每班都要背着20多个饭盒,有时还要帮着捎上其他车间职工的饭菜。而且别人上一个班次,张德涛每天早、中班要来两趟,还兼顾车间责任区卫生。别人吃饭的时间,他要把饭送到井下,每次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进班,家里一点都照顾不上。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家里是多么地需要他,常年生病卧床的老母,残疾的女儿,年幼的儿子...... 但这却并未成为他懈怠的借口。
今年元月的一天中班,值班领导发现车间排班房灯一直亮着,以为谁马虎忘记关了,可推开门映入眼帘的却是张德涛正在用粗大的笨手缝制棉布保温包。领导忍不住问:“德涛,哪来的保温包啊?”他说:“从家里带来的,天气凉了,不用保温包把饭盒包起来,饭送到迎头都冷了。”“你整天都泡在车间,家里会没有意见吗?”“没有,他们都挺支持我的。”“每天上下4次井很辛苦?”他笑呵呵的说:“没问题,看大家吃到热乎的饭菜,流露出些许欢喜,我很有成就感。”......
面带微笑,几分成熟、几多憨厚, 芸芸众生之中,你看不出他的奇特,看不出他的超凡,但你可曾想这个“凡人”张德涛在灯下拿着绣花针的身影却是那么的长。(滕家敏、贺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