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回复: 1

莫越俎代庖(行与思)

发表于 2017-5-25 19:27: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莫越俎代庖(行与思)
2017-05-25 雅 言

  连续几天,隔壁老李和儿子一直为高考预填报志愿争论不休。老李夫妇希望儿子就近填本省大学,儿子却偏要“远走高飞”。

  2017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在考生奋力冲刺的同时,就业热门专业、报考技巧指南等也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加之新高考体系下,一些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发生变化、志愿数量大大增加,更让很多家长感到焦虑。像老李一家这样闹得不可开交的,不在少数。

  从过去的事实来看,考生们顺从自己的想法填报志愿,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家长独断专行,直接为孩子报考自以为好的学校;有的老师苦口婆心,劝说学生选择就业率高的专业;还有的家长甚至盗用考生密码,强行修改孩子提交的志愿……于是,很多孩子迫于压力,成了“强扭的瓜”,在不喜欢的高校或专业里,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我国,参加高考的考生虽然大多数年龄在18岁左右,但因为长期以来以学习为中心,确实存在着阅历尚浅、相对感性、缺乏主见等问题。家长和老师作为“过来人”,运用人生经验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分析利弊、提供建议,本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指导性意见不等于越俎代庖、强势干预。当考生与老师家长在填报志愿发生分歧时,最终拥有决定权的应该是考生本人。因为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是孩子未来理想和职业规划的开端,能对其负责的只有孩子自己。

  所以,家长老师们,请别做越俎代庖之事,尊重孩子的选择,呵护孩子的梦想,让孩子沿着自己的人生方向,扬帆远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1:49: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