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江汉油田 胡刚
踏着细碎的步子,我们走进西递村的时候,阳光恰恰洒落在一湾碧水中,点点金光,随暖风阵阵,荡漾着阵阵的涟漪。徽派特有的建筑风格,在白墙灰瓦之间,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等待着时光的不断洗涤。
这个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画里乡村,在游人如织里依然保持着一颗恬静,安然的心。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一路延伸到村落中间。村口的大樟树,洒下驳斑的影子,有馥郁的香息。
村口高高的胡文光牌坊,如同一个智慧的老者,用独特的风韵,述说着往事和流年。精致而华丽的石雕,无论动物花卉,都栩栩如生,让人惊叹。整个牌坊用典型的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来,而每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黝黑的,灰白的色调,在阳光下有着淡淡的沧桑,抬头仰望,你几乎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苍茫,在牌坊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你可以想象当年这个村落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巷子悠长,深远,不知道延伸到何处,只知道踏在青石板上,摸着冰凉的墙,抬头看高高的墙院上,马头墙恢弘的气势,在滚滚红尘中,凸显着独特的气质。美妙绝伦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古朴典雅,似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流淌着。气派中处处体现出精致,一种有别于金碧辉煌的精致。
藤蔓总是爬满了老屋的墙头瓦楞,碧绿的叶子如翡翠般垂下,透着清凉和寂静。迈进那些古旧的院落,四合院造型的传统结构,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情,在这里每一幢老房子里都似乎深藏着一个传说,堂屋里悬挂着泛黄的画像,家具阵列的井井有条,暗红的油漆,精致的雕花,手摸上去似乎感受到岁月的沧桑。
老屋、祠堂里悬挂的楹联无疑是西递村的一大亮点,如惇仁堂厅堂中写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笃敬堂中,又雕有“读书好营商讨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些彰显主人人生观和择业观的楹联文字宛如喝着王母的御酒琼浆,沁人心脾,令人精神抖擞。不由对蕴含大智慧的徽州人赞叹不已。
村里及湖边坐满了写生绘画的学生,安静的眼神,从容地对着身边穿梭不停地游人,手在纸上飞快地描摹,着色,西递便在画里静静地浮现古老的风情。老人们总是悠闲自在,在大树底下走走棋,或者三五个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拉拉家常,丝毫不被我们这些外人给打扰。或许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些纷纷扰扰,在他们的眼里早已经成了浮云。这个他们生于此长于此的村庄,历经了岁月的沉浮,依然能够保持的如此完整和古朴,该是积淀了多少祖辈的阴德呵!居住于此的人们也该满足了吧,能够和时光一起慢慢变老,将是最幸福的人生!
走过一条巷子又一条巷子,看过一座又一座老房子,感受着西递浓郁的风土人情,品味着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颗凡俗的心,被逐渐抚平。原来有许多时候,总是自己把心束缚得太紧,以至于困惑,挣扎,不安。试想如果能够和这里的人们一样,和这些老房子一样,时刻保持一颗淡泊,从容的心,那又该多么简单和快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