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昌平新闻网
全国技术能手、“五一”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五一”昌平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福田“十大标杆青年”……尽管之前已对多次在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上获奖的福田蒙派克工厂调试工人艾建龙“备了课”,初次见面,仍对他的年轻感到意外,被问到年龄,他憨厚的一笑,“我今年正好30岁” 。
全国大赛一鸣惊人
艾建龙是马池口镇亭自庄村人,2000年12月成为福田汽车的一名普通调试员。
2005年的全国首届装调工技能大赛对艾建龙来说,仍然记忆犹新。艾建龙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工厂内部的初赛,取得了参加全国大赛的入选资格。全国技能大赛题量大,覆盖面广,测试题目全……这让艾建龙心里很没底。厂里为5名参赛工人请了专职的辅导老师,进行全脱产培训,还为每人分配了一名帮教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比赛中使用的大学教材对于没有读过大学的艾建龙来说,还是非常吃力的。艾建龙给自己订了学习计划:每天早8点到晚10点参加统一培训,每晚10点后,做2—3套试题。一套试题有150道题目,每天做完试题,已将近凌晨了,艾建龙说,常常是刚刚躺下,就又起来了,因为上课之前,还要和其他学员比对试题。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艾建龙在全国首届装调工技能大赛上一举夺冠。接着,是2006年,2007年,艾建龙届届榜上有名。
创建“艾建龙调试法”
以前,从接车到入库,整个调试流程都由一名工人负责完成,由于每名工人对调试项目和作业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瓶颈工位”,遇到这种情况,调试员就要排车等候工位,车排队,人就要排队,大大影响工作效率。艾建龙和4名工人组成了一个小团队,每人干一段工位,这样,即使车排队,人也不用排队。一段时间后,艾建龙小团队的调试速度比单干时提高了50%。工厂经过考察后,根据这一方法对原来的调试流程进行再造,将单独的调试流程改为分工位调试,一人专盯一个工位,充分利用每名调试员的长处,避其短处,使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都大幅提高。可调试法运行后出现了新问题,车辆上检测线后不合格率比较高,艾建龙带着调试员对此进行了排查,发现是由于配套件和装配后存在装配应力,当时装完的尺寸和跑两圈之后的尺寸有一定变化,这样检测线时,出现测滑不合格。据此,艾建龙提出了改装方式:下线后走一段颠簸路,消除装配应力,再做测试定位,这样99%以上的车都能通过检测线了。后来,这个改装项目被命名为“艾建龙调试法”,并在全工段被推广。
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目前,艾建龙是福田蒙派克工厂总装部调试工段的工段长,调试工段的内部管理,帮调试员解决技术难题,检测车辆的故障排查,义务帮其他车间维修设备……与以前相比,他更忙碌了。艾建龙还报名参加了厂里的成人大专班,他说,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很快,无论是在工人岗位还是基层管理岗位,都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这个不断进步的行业所淘汰。
调试工作是汽车流水线的最后一道工序,一点点差错都会影响到整车的质量,在艾建龙的影响和带领下,调试工段的工人个个“追求进步,敢为人先”,刻苦钻研装调专业知识和推行标准化作业程序,班组的技能和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北京青年文明号”、“全国型先进班组”、“北京市学习型班组”等荣誉称号。
面对过去,艾建龙心境平和,他说,成绩已成为历史,而未来更要把握和珍惜,福田是培养他成长的一块沃土,是他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他将在这方沃土上不断耕耘奋进,用智慧和勤劳铸就福田更加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