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3|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王元良 锻造煤矿学习型区队

发表于 2010-4-20 12:5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煤矿,不学习没技术就没有出路。现在全是机械化,光想干好还不行,必须学习创新。只要学习,今天不是人才,明天也肯定成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冀中能源邯矿集团有限公司陶二煤矿采煤二区区长王元良

  “能干、能受是一个误区,越出苦力效率越低。已经撵不上煤矿发展的步伐,现在煤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没技术不学习就没有生存余地。”记者面前的王元良言辞朴实而恳切。对采煤工作,王元良也最有发言权,他自20岁来到原邯郸矿务局陶二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开始,已经在煤海摸爬滚打了25个春秋。凭着锲而不舍的学习和不断的创新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从一个放顶工,逐步走上了班长、队长、副区长、区长的管理岗位,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采煤专家”。卓越的功勋也给他带来了等身的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邯郸市十大金牌工人……  

  A

  自主学习  不断攻克难题

  在王元良看来,煤矿开采讲究的不只是体力劳动,光想着干好还不够,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才是关键。为了适应生产工作的需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采煤工艺》、《煤矿机械》、《矿山压力》等20多本煤矿专业书籍,并于去年9月取得了河北工程大学颁发的采煤大专毕业证书,不久又通过自学考入了河北工程大学本科班,为干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王元良将所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并在不断的运用中摸索和总结经验,很快掌握了采煤工艺的各种技能,取得五个工种的岗位操作合格证,成了全矿有名的“技术大拿”,先后成功进行技术革新42项,开展小发明、小窍门584次,荣获集团公司以上科技成果奖3次,放顶煤开采技术获得邯郸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该矿瓦斯高、断层多、顶板破碎、地质构造复杂等困难,王元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研究出许多适合生产需要的好办法。如《金钩钓鱼放顶法》、《快速移架护顶法》、《超前支护采煤法》、《快速循环稳架法》等11种,有效解决了大倾角采煤容易造成顶板事故和支架倾倒的难题,年可为企业创造效益180多万元。

  为提高煤质增加出块率,他采取了《松动爆破采煤法》、《单项割煤》、《吊挂缓冲》、《采煤机组牵引慢行》四项措施,使采面出块率由过去的32%提高到55%以上,年可创效300余万元。

  在自主学习进步的同时,王元良积极鼓励煤矿职工学习创新、“小改小革”。他创造性地将职工划分为A、B、C三个级别。A就是业绩靠前30%的职工,对于这些职工王元良给予奖励,C就是业绩靠后30%的职工,他们将会受到处罚,而处于B级的40%职工既不奖励也不罚。如果职工不去竞争,他们只能得到80%的工资。“这个制度实行的是月轮换制,即一月一竞岗。每月的25号以后竞选下一轮。大家凭技能分、考试成绩竞级,每月的量化表现作为年终评选优秀矿工的依据。”虽然刚开始遭到一部分人的抱怨,但是这种方法不仅遏制了煤矿部分职工“挑肥拣瘦”的恶习,还很好地调动了职工学习创新和技术攻关的积极性,稳定了队伍,形成了良性循环。

  B

  严查隐患

  以质量促安全

  煤矿行业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地质条件,时刻告诫王元良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局、矿排查大的安全隐患,他们区就排查细微的安全隐患。无论黑夜白天,只要工作面有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直到问题彻底处理后才离开。

  “对安全隐患排查我们实行联保责任连带制度,俩人一组,互相监督。一个疏忽了问题,另一个要跟着受罚。这样大家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一名矿工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在王元良的双手上有道道疤痕。“这是1987年被点柱机挤伤的。”王元良解释得轻描淡写。但对危及职工的哪怕再小的安全隐患,王元良都会“小题大做”。

  “安全无小事,宁可不要产量,也要保证质量,做到安全第一。”在此理念指导下,王元良狠抓工作面质量标准化,走出了一条以质量促安全的新路子,先后被矿、集团评为“精品工程”。今年3月的一天,他走到12425工作面,发现上隅角瓦斯有点超限,有名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工为了赶任务不愿停产处理,笑嘻嘻地对他说:“领导放心,我们一会处理。”“不行、必须马上处理。”他态度十分坚决,对这名工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耐心讲解陶二矿是个高瓦斯矿井,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过去血的教训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那名职工认识到不及时处理的危害后,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了瓦斯排放力度,待瓦斯浓度降到规定范围以内才开始生产。还有一次,有两名职工在采面超前支护打液压点柱时,两根不符合标准要求,他发现后当即责令其重新支护。其中一名职工说:“超前支护三排液压支护,质量好坏不在乎这两根。”他当即批评了那名职工的麻痹侥幸心理,亲自打上了这两根支护。正是由于王元良严格、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他的采区连续3年工程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优良品率达到96%以上,杜绝了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连续6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C

  以身作则  人格赢得人心

  “干煤矿活,就得摸着职工的心理走,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把工作干好。”王元良的心里装着全区160名职工的“账本”,哪家需要修房盖屋,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每逢重大节日,他和党政工领导都会带上礼品,走访困难职工,探望住院的伤病号,嘘寒问暖,送去关怀。担任区长4年来,王元良先后走访困难职工36人次,送去钱物价值3000多元,为困难职工捐款2600多元。

  在别人的眼中,王元良也是口碑甚好。

  “王区长人好,制度严,人情宽,沟通很到位,跟着这样的好领导干工作,进步快,有奔头,干活有劲。”

  “20多年了,他都是几个月回一次家,直到母亲去世,全家才搬到矿上。房子还是租的矿上的。”  

  “20多年来,王元良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值班,初一下井。”

  ……

  其实,王元良完全可以不这么辛苦,他甚至也有挣大钱的机会。曾有朋友劝王元良跟自己一起开铁矿,并许诺“不用他出一分钱,每年分红100万”,但王元良不为所动。他认真地说:“干一行得爱一行。我的技术是在矿山练就的,我的成长是汲取矿山的营养,我的进步是矿领导培养的。我既然踏入煤矿行业,就要好好干,决不给领导丢人。”

  在他的带领下,采煤二区的职工也都是好样的。2009年过春节,为了安全起见,矿上不要求生产,王元良的下属却主动加班,并创下当月高产。今年全区第一季度,该区完成140577吨,超计划35577吨,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