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60|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记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人技师赵林源

发表于 2010-4-20 13:07: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抚顺晚报

编者按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国有企业中流砥柱的新一代优秀产业工人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今天,本报推出的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维修车间工人技师赵林源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雷同的工作,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然而就在这平凡中,赵林源创造了令人感动的奇迹。这奇迹来源于他不变的信仰,来源于他坚韧的意志,来源于他对“大家”、对“小家”、对人生的极端热爱。愿我们在被赵林源感动的同时,能更深刻地思索——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gif

    他是一个普通工人。他爱企业、做主人三十年痴心不改;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他像海绵吸水,如饥似渴;面对困难和挫折,他知难而上,从不退缩;对家人和工友,他如春风细雨,用心呵护,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班组里的同志叫他“好班长”,工程技术人员称他“土专家”,领导夸他是“爱岗敬业的好工人”,妻子说他是“好丈夫”,女儿深情地称他为“慈父”……他就是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维修车间工人技师、密封班班长赵林源。

“平凡”英雄

    1972年1月12日,赵林源初中毕业,刚满18岁,被招工到石油三厂检修车间钳工工段当了一名钳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赵林源埋头苦练钳工的基本功,铲、锉、刮、研,一丝不苟,铁锤砸肿了手,他一声不吭,双手磨出了血泡,他咬牙坚持,很快掌握了钳工的基本要领,一年后尚未出徒,就能接受一些机泵维修任务。

    韧劲和钻劲  炼就一身真功夫  1983年8月,赵林源来到密封班,成为一名密封钳工。在工厂,人们把钳工称为“万能工种”,一般的车、钳、铆、电、焊都得会两下子。而密封钳工则是专业性很强的工种。炼油厂的温度、压力都很高,运转的机泵密封要求也非常高,其密封材质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选择。密封材质要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汽化,一旦密封泄漏,轻则影响生产,重则伤及人身。所以对密封钳工的要求,必须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赵林源来到密封班,深知责任重大,他决心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把密封技术钻研透,把活干好!为了掌握密封技术,他虚心向老师傅求教,工作中遇到难题他就蹲在机泵前认真琢磨,不弄懂、弄通决不罢休。一次重整装置开工,泵203频繁泄漏,影响了开汽。赵林源认真分析密封泄漏原因,一项一项排查试验,两天两夜没离开装置,并终于认定是密封材质有问题。更换了材质,机泵顺利开起来了。就是凭着这股钻劲和韧劲,在不到一年时间,赵林源就成了维修机泵密封的行家里手。1991年赵林源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公司乙烯厂支援开工。当时有一台进口冷冻机,密封泄漏,而随机带来的几套专用密封件都损坏了,如果再从国外引进同样的密封件,费时费力,还要一笔不菲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冷冻机的停运,已经影响了开工。于是,赵林源和同事们决定现场攻关。他们研究了几套方案,最后决定用国产材料自己加工。经过仔细测量,画出图纸,赵林源动手制作,安装后,冷冻机运转起来了,保证了装置开汽一次成功。以后,几次乙烯厂机泵密封出问题,都把赵林源请去,果然手到病除。从此,赵林源在石化公司系统密封“土专家”的美誉不胫而走,有的厂甚至想把赵林源“挖” 走。

    不畏难,敢攻关,困难面前显英雄本色   1994年,赵林源当上了密封班班长。当了班长,赵林源首先想到的是“责任”,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过去当工人,赵林源只负责两套装置的密封维修,当班长要管全厂所有装置的密封维修。他想,这是组织的信任,领导的重托。自己要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从1994年到今天,十年间,他迎难而上,刻苦攻关,解决了无数个机泵密封泄漏的难题。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不迷信洋人,艺高人胆大,敢于向“洋”设备开刀。石油三厂分子筛装置是从美国UOP公司引进的先进设备。1996年,三台P501进料泵相继发生泄漏,端封更换了不到一星期又漏了。买一套进口密封件要花费三万元,十几天换了四套密封,这都是国家的钱哪!赵林源心疼得直拍大腿。他带人来到分子筛装置,在501泵前开起了分析会,他把密封件分解后仔细研究发现:波纹管上结垢严重,造成机械密封失弹;而且密封圈的石墨梯形环在管线抽空后无法归位;另外,水冲洗冷却温度过高,造成密封液膜汽化,致使端封泄漏。赵林源决心要为501泵冷却系统动手术,同时更换密封件材质。有人劝赵林源,进口设备价值昂贵,改不好要“沾包”。赵林源却说:“看准的事儿,该干就干!咱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的钱白糟蹋。”于是,赵林源亲自设计图纸,加大了冷却罐,改变安装方式。安装后,使冷却温度从摄氏180度降到60度。从设计图纸到亲自制作配件,最后安装成功,赵林源在装置现场苦战了5天5夜,人瘦了一圈,眼睛都熬红了。经过长时间运行,改造后的密封效果极佳,原来一周就要换一套密封件,现在可以使用一年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国家节省资金近百万元。近几年来,赵林源先后对73套进口设备密封进行国产化改造,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把原来使用价格昂贵的进口密封配件改为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配件,为企业降低费用、节约资金130多万元。

    爱工厂,做主人  默默奉献显真情  熟悉赵林源的工友都说,老赵有两个“家”,一个是企业的“大家”,一个是自己的小家。他爱企业这个“大家”胜过爱自己的小家。赵林源说:“工人爱企业,这是新时代工人阶级的传统和美德。企业效益好,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好,没有‘大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

    由于这些年赵林源对全厂机泵密封大都进行了改造,机泵密封泄漏率大大降低。可是机泵运转就像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时发生故障。所以,夜里或星期天、节假日,厂里机泵密封出了问题,经常是第一时间电话打到赵林源家中,无论是深夜,还是刮风下雨,赵林源只要接到电话,立即赶到厂里。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年多时间里,赵林源就义务献工233个,等于3年时间上了4年班。由于常年与各种有害气体接触,1999年,赵林源得了上额鼻瘤,经沈阳空军医院确诊为良性肿瘤,并为他做了手术。手术后半个月出院,医生嘱咐赵林源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出院第二天就返回工作岗位。

    赵林源是平凡的。平凡到几乎没有英雄人物常常说的“豪言壮语”。赵林源的“平凡”又是可贵的,在平凡中折射出“英雄”的光彩。

学无止境

    对于赵林源来说,他的事迹不是用证书、奖杯或名目繁多的荣誉称号来记载的。尽管从参加工作至今,他在厂、公司、市及省组织的多次技术比武中名列前茅,尽管他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尽管他因突出的工作业绩被同业者公认为“密封大王”,然而却找不出他这方面的任何记载。

    你可能认为赵林源不是个善于积累的人,那么你错了。

    当你打开赵林源记满“公事”的私人电脑,当你翻看他视若珍宝的各种专业技术藏书,当你浏览他8年未间断的工作日记、当你手捧老赵为职工培训撰写的2万多字的讲义……相信你的感受将完全不同。

    学习技术就是积累财富   赵林源一直在积累,几十年如一日地积累。赵林源一直在攀登,默默无闻、百折不挠地攀登。阅读他的积累,等于“阅读”他这个人。你会感悟到,是什么成就了赵林源高超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你会领略一个新世纪企业工人的深厚底蕴。

    与他一个班组的工友张良和老赵相处8年了。他说:“我最佩服的是班长的那股子精神,要学个什么东西就一门心思、锲而不舍。”当年,为了学制图,赵林源把库里的配件折腾个遍,每天利用下班时间一件一件地照着画。有一次,赵林源在一个来装置现场测绘的外地技术人员手里发现了一本非常好的密封专业书,市面上根本看不到。他如获至宝地向人家讨要,人家不给,他索性借下来跑到市场上自费复印下来。 (记者 范洪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