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78|回复: 3

984期跟贴:何在翔:掘进岗位上实现了人生目标

发表于 2010-4-20 13:20: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何在翔:掘进岗位上实现了人生目标
                                   ——记全国劳动模范何在翔
          今年40岁的何在翔,是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掘进503队队长,他率先推行了锚网梁索支护工艺,填补了西南地区煤层松软、顶板破碎的中厚煤层巷道掘进中的技术空白。他获得过“全国煤炭工业优秀掘进队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4月19日,从重庆市全国劳模评委会办公室传来喜讯,何在翔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殊荣。4月25日至4月27日何在翔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
                                             不服输的掘进工

          1989年,18岁的何在翔从偏远的农村来到松藻煤矿,成了一名掘进工。上班第一天,师傅递来风锤说:“小何,试一试。”何在翔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没举起风锤,顿时井巷中响起了一片笑声。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何在翔并没有怀疑自己,他工余时间加强了体育锻炼,终于能举起风锤。
          打眼、放炮、装砂、架棚、开机车、开绞车和耙渣机,何在翔见什么学什么,一年后,何在翔被大伙推选为班长。当班长第一个月,队长怕他才当班长欠能力,为减轻其压力,在月初的民管会上,队长下意识的给他班少定了5米的掘进任务。这事被何在翔知道后,很是不服,扭到队长要与其他班组的任务一样多,队长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依了他。到了月底,何在翔所在班不但没有拖后退,而且还获得了第一名。队长高兴地说:“这小子还真行。”何在翔却永远记在了心中,这也成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锐意创新的管理者
           2000年,何在翔当上了副队长,2004年被任命为掘进503队队长,刚上任不久,该队所掘的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由于采空区的不断延伸,顶板压力越来越大,巷道经常出现局部漏顶,下沉、底鼓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每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去维修。何在翔经过查找资料,到现场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后,大胆的向工程技术人员提出:采用“锚网梁索支护工艺”解决运输巷和回风巷易变形难题。何在翔提出的锚网梁索支护工艺获得了成功,填补了西南地区在煤层松软、顶板破碎的中厚煤层巷道掘进中的技术空白。为该矿第一块综采工作面掘出了第一个锚网梁索切角,保证了综采设备的顺利安装。

            2007年,松藻煤矿计划在掘进三队率先使用综掘机,面对从未接触过先进设备的何在翔,他找来综掘机书籍开始钻研,在队里挑选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头脑灵活的新人到打通一矿学习综掘技术,又派人到机电队系统学习电钳工技术,很快就组建了一个综掘连队。为此,何在翔绞尽脑汁几天没有睡好一个囫囵觉。2007月9月18日综掘机首次落户该矿,何在翔把培训了10余人的电钳工队伍,全部拉到拆卸现场,带领大伙对综掘机进行解体、组装,并一次试车成功。2007年11月18日,综掘机成功在K3煤层掘出了第一米进尺,结束了该矿没有综掘机的历史。

                                           勤于探索的当家人
           综掘机在2314回风巷掘进当中,液压系统油温一直持续在68℃左右,有时甚至达到73℃,因油温过高,不但加速了液压密封元件的老化,而且还导致液压系统变得非常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难题,何在翔及时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通过现场调查和研究图纸,多次研讨、论证,何在翔决定将几个液压马达的回油接至泄油块,再将泄油块的出油经一冷却器流回油池,为防止冷却器进出口的油压不稳定造成冷却器芯子被冲击坏,何在翔又提出在冷却器进出口端并联一个溢流阀,最终使综掘机在掘进过程中的油温由68℃下降到58.5℃。解决了综掘机液压系统油温居高不下的难题。
          2008年10月,该队又引进了第二台综掘机,主要应用到了K2煤层掘进,综掘机一个班只能掘3米进尺,完全没有达到综掘机使用效能,还经常陷在煤泥中不能动弹。为什么会陷在煤泥中呢?为什么进尺就不能提高呢?何在翔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他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分析。发现综掘机在割煤中喷雾系统设计不足,存在漏水状况,导致底板被水浸泡后出现松软。30多吨重的综掘机掘1.6米又退回来,打抬厢,搞支护工艺,造成综掘机被陷主要原因。对此何在翔又走上了新的探索之路,在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掘进相关技术书籍后,他大胆提出:把综掘机喷雾装置进行改造,解决了综掘机陷在底板里不能动弹的难题,如今一个班能掘6米。

         “近年来,松藻煤矿掘进进尺逐年增长,先进生产工艺的改进都是何在翔带领的掘进三队完成的,比如说:自制前探梁抱卡、巷道叉口锚网梁索支护工艺的改进、K3巷道锚网梁索支护工艺的改进、综采工作面锚网梁索获得的成功和综掘机的使用。”该矿生产矿长刘昌辉这样评价何在翔。
           20多年来,何在翔在千米井巷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掘进施工工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何在翔由衷地说道:“这应该感恩企业、是企业给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也要感谢员工兄弟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图一何在翔(左)和员工们一起在学习室探讨。图二何在翔(中)和员工一起学习。龚光明

图一何在翔(左)和员工们一起在学习室探讨。

图一何在翔(左)和员工们一起在学习室探讨。

图二何在翔(中)和员工一起学习。

图二何在翔(中)和员工一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8:09: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8:57: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6:32: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