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范畴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
文化基因、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三个重要范畴。
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基因”“精神基因”“精神命脉”“精神标识”“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坚实根基”“根”和“魂”等,论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之所在、传承性之所系、发展性之所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文化基因是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基因维系民族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文化基因决定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维度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空间维度,深刻阐述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意义所在和根本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发展文化的基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如果抛弃自己的历史文化,不但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具有文化自信的坚定底气。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来源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光明前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精神是一代代中国人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中国精神根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伴随中国历史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历史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