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8 12:43:09
|
查看全部
五大质量 齐头并进
政府服务质量方面。围绕“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权责清单。完成州县乡三级全责清单清理规范工作,现有州级行政职权5949项、责任事项48558项,分两批取消了52项州级部门的许可及处罚事项,精简率达45%,对州级部门权责清单中的53项作了动态调整。清理出30家州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363项,占州级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98.76%。清理出11家州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8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严格按照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和环节、审批条件和申报材料压缩1/3以上,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抓实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50%以上;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网上办事大厅推行在线咨询、限时答复、办件评价、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服务措施。
产品质量方面。全州重要工业产品,农产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重要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农产品质量综合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食品获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药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工程质量方面。全州政府投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高绿色建材的使用比例。实行全能耗建筑节能评价制度,着力发展低能耗建筑,全州城市单位建筑面积实际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程质量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施工企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完结率达到100%。
服务质量方面。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设施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以服务业标准化为抓手,以重点行业和企业为试点,提升全州服务质量,全州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和试点项目达到30个。
环境质量方面。全州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6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到90%以上;楚雄市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全年不出现重污染天气,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绿地率达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5%以上。全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0%和100%。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5%以上,70%的村庄达到绿色村庄,95%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紧贴州情 推进发展
自楚雄州政府召开质量强州大会,成立州长任组长,33个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质量强州战略领导小组以来,州委、州政府结合彝州特点,从以下方面推进了质量强州及品牌发展战略。
州政府印发了《楚雄州“十三五”质量强州发展规划》;《楚雄州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在多次征求各县市及州级相关部门意见后,经州政府同意印发了相关单位,强化了对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州级部门的检查考核;积极开展质量示范试点项目创建工作,打造了质量强企示范单位105家;积极组织大姚县、楚雄市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2017年1月质检总局批准楚雄市为全国野生菌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大姚县为全国大姚核桃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大姚县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县;质检总局发布了2016年第128号公告,批准对南华松茸、楚雄牛肝菌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该州上报的楚雄市云泉豆瓣酱、禄丰香醋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17年2月23日质检总局发布2017年第7号公告获得批准。
(一)尽职尽责,筑牢质量及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紧紧围绕农资、建材、日用消费品等重点产品,抽查了332家企业354个批次的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达91.5%。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6690台(套)特种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检查使用单位804家1276台,发现安全隐患368项,已全部整改完毕;举办各县市市场监管局安全监察人员培训9期,培训安全监察人员719人,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23期,发证(或换证)2133人,州检测中心共检验特种设备4426台(条),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服务民生,注重实效抓工作。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开展全州11个县市(区)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2016年共检集贸市场32个,检定计量器具3035台件,同时认真执行国家减轻企业负担相关规定,对特种设备检验仅只按50%标准收费,共免收计量检定及特种设备检验费278万元;2016年楚雄州共检定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8类65465台件,检定率85.5%,合格率95%;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完成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3个、完成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启动州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8个,启动国家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
(三)积极稳妥推改革,增强事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一是简政放权,积极下放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2014年4月1日下放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2015年9月29日起按步骤取消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发放,直至2016年10月1日配合完成了“五证合一”;2016年4月1日起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2016年9月1日取消计量检定员资格,计量检定员资格纳入注册计量师管理。二是认真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本部门行政职权共计8类139项,行政职能对应“责任事项”共计1151项,“追责情形”共计1166项进行梳理。三是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认真开展“双打”“质检利剑”、农资打假等多项执法打假行动,有效的打击和震慑了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彝州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四是围绕特色蔬菜、野生菌、核桃等特色产品,在全州企业和行业中推行标准化服务活动,共制定实施农业地方标准27项;引导5家企业积极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以国家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州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全州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和试点项目达到30个。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抓到位。2016年,全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全州特种设备未发生安全事故,实现了“零事故、零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全州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继续呈现平稳态势。一是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健全责任体系。全州均已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州、县、乡镇三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和考核,层层分解落实州、县、乡镇三级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领导责任,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楚雄州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和州政府对县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一同考核。二是组织开展重点时段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三是加强政企应急演练联动,2016年全州重点组织了3次政企联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四是在全省第一家启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省、州、县、乡)四级响应的应用。 |
|